-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天文学家南极搜寻适合生命生存系外行星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08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人类找到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未来几年之内就可以实现。”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南极天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力帆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样的行星会在银河系内,可能距离我们几千光年到几万光年。”王力帆说。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家在南极内陆冰穹A安放了第一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其主要观测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太阳系外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明年春天我们将取回观测数据,希望找到一些行星候选体,数目不好说,希望能有不少于10颗。”王力帆说。
据介绍,目前中国科学家主要使用铱星电话来连接南极天文观测点,包括传送指令、接收数据。
“带宽128K,相当于互联网最早起步的水平,所以一共只传回来124兆数据。这些少量的数据传输都是用来检查观测质量的,天文图片目前都存在南极的计算机上,每年派科考队员去取一次。”王力帆说。
他透露,中国科学家正在考虑在南极当地建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以对观测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量就小多了,可以通过卫星传输回来,不用再派人去取。”
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在茫茫星河中搜寻和地球相似的行星,若要支撑生命,就要求它必须大小合适、温度合适、大气成分合适。“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颗和地球一样的行星。”王力帆说。
在谈到南极天文观测的搜寻目标时,他说:“我们是通过大范围的搜寻主序星,就是和太阳差不多的恒星,进而在他们周围寻找距离合适的行星。比太阳小一点、暗一些的,比如一些矮星,就是特别小的恒星,也都在观测范围之内。”
“要是恒星特别大,演化也就越快,有的很快就会爆炸,爆炸之后他们的行星就不知所踪了。”他解释说。
科学家们一直希望通过在宇宙中筛选和地球类似的宜居行星来找到生命的踪迹。“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并不需要和地球完全一样的环境,一些生命体可以 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下生存。”王力帆说,“在地球上,只要有水的地方基本都有生命,即使在南极很深的冰面下,水中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对生命的了解还太少。”
“寻找系外行星,将会有助于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他介绍说,科学家们将在2013年底到2014年初再安放一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在2014年底到2015年初安装第三台南极巡天望远镜。
“南极巡天望远镜每年至少能够发现近100个恒星候选体。中国将会与澳大利亚开展合作,通过对恒星运动的进一步研究,推算恒星的大小。”王力帆说。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推动筹建南极天文台,宇宙学研究和系外行星寻找将是南极天文台的主要观测任务。
据王力帆介绍,当下中国天文学家关心的内容和世界天文学界一样,可以总结为“二暗”“一黑”“三起源”,即暗能量、暗物质、黑洞、宇宙起源、天体起源和生命起源,这些都将成为南极天文台关注的目标。
中国南极天文台项目有望在“十二五”期间批准立项,建造周期约5年,期待2020年以前建成并投入运行。
“南极天文台的主要设备将包括一架2.5米口的光学红外望远镜和一架5米口径的太赫兹射电望远镜。”王力帆说,“其中,2.5米口径的昆仑暗宇宙巡天望远镜,将主要进行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同时也会进行系外行星的搜寻。”
“对于天文观测而言,南极的综合条件是地球上最好的,地面平坦,大气透明,干扰非常小,在这里建设的地基望远镜将会为人类带来很多珍贵的宇宙信息。”王力帆说。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热搜:适合生命生存系外行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