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Blood新文章解析干细胞治疗

【字体: 时间:2012年08月2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干燥综合症(Sjögren's syndrome)的重要发病机制,并提出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干燥综合征患者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血液》(Blood)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干燥综合症(Sjögren's syndrome)的重要发病机制,并提出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干燥综合征患者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血液》(Blood)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王松灵教授,长期从事涎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基础研究和口腔放射诊断,尤其在涎腺非肿瘤疾病、涎腺基因治疗及人造涎腺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建立第一个涎腺疾病中心和口腔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表SCI收录英文论著36篇,中文发表论文86篇。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它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这种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出现在其它自身免疫病中,单独存在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症,而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它自身免疫病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症。疾病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非常的复杂。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在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其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近年来其具有的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受到广泛的重视,在疾病模式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上间充质干细胞被尝试应用于治疗免疫紊乱疾病。尽管有不少文章报道称MSCs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治疗适应症、诊疗时机选择和作用机制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干燥综合征样NOD/Ltj小鼠和人类患者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当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和干燥综合征患者中采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时证实其抑制了自身免疫,并可恢复唾液腺分泌功能。MSC治疗引导T细胞朝着Treg和 Th2细胞转化,同时抑制Th17和Tfh反应,缓解疾病的症状。注入的MSCs以一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依赖的方式朝着炎症区域迁移, SDF-1配体CXCR4的中和作用可消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新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的免疫调控功能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或可为干燥综合征患者提供一条新型的有效以及安全的治疗策略。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alleviates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jögren's syndrome

Sjögren's syndrome (SS) is a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dry mouth and eyes, and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its pathogenesis are complex. Here, we reveal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in SS-like NOD/Ltj mice and human patients were defective in immunoregulatory functions. Importantly treatment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suppressed autoimmunity and restored salivary gland secretory function in both mouse models and Sjögren's syndrome patients. MSC treatment directed T cells towards Treg and Th2, while suppressing Th17 and Tfh responses, and alleviated disease symptoms. Infused MSCs migrated toward the inflammatory regions in a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 dependent manner, as neutralization of SDF-1 ligand CXCR4 abolished the effectiveness of BMMSC treatment. Collectively,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immunological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MS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S pathogenesis, and allogeneic MSC treatment may provide a novel, effective, and saf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S. This study is registered at www.ClinicalTrials.gov (phase I/II, Identifier: NCT00953485).

作者简介:

王松灵
 
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989年获该校医学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在日本东京齿科大学博士后,1996-1998年及2001年5月-9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牙颅颌研究所(NIDCR)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口腔医院副院长;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王松灵,男,汉族,1962年11月生(42岁),湖南湘乡人,致公党党员,北京医科大学口腔专业毕业,医学博士, 1989年9月参加工作,主任医师、教授。原任北京口腔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一直从事涎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基础研究和口腔放射诊断,尤其在涎腺非肿瘤疾病、涎腺基因治疗及人造涎腺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建立第一个涎腺疾病中心和口腔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表SCI收录英文论著36篇,中文发表论文86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8部,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获市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专利2项(包括美国国家专利1项),获美国NIH2项、国家级6项、市级、局级多项科研资助。

2001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总理基金),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1997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中华口腔医学会涎腺学组副组长,北京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全国口腔医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副主编,《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2004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5年获北京市优秀归国留学人员突出贡献奖。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