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致盲原因被发现

【字体: 时间:2012年09月21日 来源:文汇报

编辑推荐:

  在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课题资助下,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中峰教授、孙兴怀教授、杨雄里院士率领的视网膜研究团队,发现了青光眼视网膜胶质细胞激活新机制。目前该成果已刊登在最新的国际神经科学著名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

  

本报讯 (通讯员孙国根 记者陈青)在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课题资助下,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中峰教授、孙兴怀教授、杨雄里院士率领的视网膜研究团队,发现了青光眼视网膜胶质细胞激活新机制。目前该成果已刊登在最新的国际神经科学著名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青光眼所导致的失明,与视网膜胶质细胞被激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患有神经系统(包括视网膜)损伤疾病的患者都伴随有胶质细胞“被激活”现象,但是胶质细胞是如何“被激活”的,其激活机制如何形成,即该激活机制在青光眼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究竟如何扮演“破坏性角色”的,有什么方法使胶质细胞“不被激活”,一直是科学家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为搞清楚这一重大课题,王中峰教授、孙兴怀教授、杨雄里院士率领博士研究生季敏、苗艳颖等,利用老鼠建立“高眼压模型”来模拟人的青光眼疾病,在对这些老鼠的视网膜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后发现,“高眼压”导致视网膜内一种叫“穆勒”的主要胶质细胞被激活。后来,王中峰他们又通过在眼睛的玻璃体内注射特异性的药物的方法,结果发现青光眼会导致视网膜内一种作为细胞之间“光信号传递”的氨基酸使谷氨酸的量增多,增多的谷氨酸会与胶质细胞膜上的一种称为“受体”的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细胞内一系列的反应,结果使胶质细胞膜上的一种能够通透钾离子的蛋白质的量变少了,正是这种蛋白质量的减少,最后导致胶质细胞被激活。而激活的胶质细胞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大量死亡,最终导致失明。

《神经科学杂志》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该成果对有效防止青光眼失明有重大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