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重庆医科大学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1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 SIRT通过akt/GSK-3β/β-catenin信号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了肝癌的转移过程。相关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665)接受并在线发布。
生物通报道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 SIRT通过akt/GSK-3β/β-catenin信号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了肝癌的转移过程。相关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665)接受并在线发布。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黄爱龙(Ailong Huang)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柯子斌(Ben C.B. Ko)博士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黄爱龙教授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现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共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哺乳动物Sirtuin蛋白家族包含7个成员(SIRT1-7),它们均含有一个由约275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的核心催化结构域,依赖NAD+作为辅酶,发挥去乙酰基化酶或ADP-核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调控。
Sirtuin 1 (SIRT1)是哺乳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Sirtuin家族成员,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Sirtuin蛋白。SIRT1可以与染色质、许多重要的转录因子及转录共调控因子相互作用,通过去乙酰化作用调节基因转录、染色体稳定和靶蛋白活性,进而参与代谢、衰老、肿瘤发生发展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SIRT1与肝癌的端粒维持和生长有关联。然而目前对于其他sirtuins在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是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sirtuin家族中的另一个成员,Sirtuin 2 (SIRT2)也促进了肝癌的细胞运动和侵袭。研究人员在肝癌细胞系和45个人类肝癌组织其中的23个组织中检测到了SIRT2上调。并证实原发性肝癌肿瘤中SIRT2的上调与微血管侵犯、肿瘤晚期阶段及总生存时间缩短显著相关。研究人员利用shRNA介导肝癌细胞系中SIRT2表达抑制,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运动及侵袭性显著受到抑制。耗尽SIRT2也可导致上皮间质转化(EMT)表型消退。当研究人员在永生肝细胞系L02中异位表达SIRT2时,证实EMT标记物表达增加,提高了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机制研究揭示SIRT2调控了Akt的脱乙酰基作用和激活,随后影响了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调控了EMT。与此相一致的是,研究人员证实在人类肝癌细胞中SIRT2和β-catenin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SIRT2在肝癌转移中的新作用,从而为探讨sirtuin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SIRT2 over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diates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a akt/GSK-3β/β-catenin signaling
The yeast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SIR2) is a histone deacetylase that utilizes NAD+ as a cofactor for its functions. In mammals, SIR2 is represented by seven homologues (SIRT1-7). Sirtuin 1 (SIRT1), the prototypical member of this family,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elomere maintenance and the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Nevertheless, the role of other sirtui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CC remains elusive.
作者简介:
黄爱龙
男,汉族,重庆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获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微生物遗传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分配至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其间于1997年赴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后因工作需要提前回国。1999年7月起任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副所长,1999年9月至2003年4月任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2003年5月至2004年8月任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助理,2004年9月起任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现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副所长,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重庆市五四奖章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组评审专家,《世界感染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等编委。先后主持国家“十五”863高技术项目(2项),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以及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共2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有关研究成果分别获得199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