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涛小组揭示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

【字体: 时间:2013年10月11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带领的团队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新机制,为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新型靶点。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免疫》。

  

(记者黄辛)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带领的团队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新机制,为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新型靶点。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免疫》。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缺少对该病的根治性疗法。因此,人们对于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非常关注,希望能为该病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机制、新靶点、新方向。
 
近年来,研究发现,异常的组蛋白修饰与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病密切相关,逐渐成为热门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新靶点。
 
为此,曹雪涛团队将表观遗传修饰、炎症与天然免疫应答调控、自身免疫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联系起来开展研究,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夏梦、刘娟等通过小RNA干扰普筛实验发现,在所筛选的14种H3K4(去)甲基化转移酶中,H3K4甲基化转移酶Ash1l可以明显地负向调控巨噬细胞中病原体刺激触发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
 
他们与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吴晓晖、许田合作,通过研究Ash1l缺陷小鼠进一步发现,老龄Ash1l缺陷小鼠器官中侵润更多炎性细胞,其体内存在高水平白细胞介素6,更易自发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伴发器官组织的炎性损害。这表明Ash1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证明,Ash1l通过其H3K4甲基化转移酶活性,诱导了抑制性因子A20的表达,通过A20对炎症信号分子NEMO和TRAF6去泛素化作用,从而抑制下游MAPK和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及随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进而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中国科学报》 (2013-10-10 第1版 要闻)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