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国科学家攻克“棉花癌症”黄萎病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10月10日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推荐:
历经我国农业科研人员26年潜心研究完成的“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系列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一科研成果结束了我国棉花不抗黄萎病的历史,对保障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10月8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历经我国农业科研人员26年潜心研究完成的“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系列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一科研成果结束了我国棉花不抗黄萎病的历史,对保障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被称为“棉花癌症”。中科院院士朱玉贤、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等棉花领域权威专家表示,上述科研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人工高压复合动态病圃抗黄萎病鉴定、检测技术和棉花抗黄萎病新品种选育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课题主持人、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戴小枫介绍,在多年的攻关中,课题组科研人员突破了以往田间抗黄萎病鉴定缺乏可有效利用的抗原和抗性快速检测技术难题,创建了人工高压复合动态病圃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病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我国第一个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新种质“中植372”;以“中植372”为骨干亲本,培育出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系128个,选育出国审棉花品种7个、省审棉花品种6个,培育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第一个抗黄萎病、对枯萎病免疫和高抗棉铃虫的“三抗”棉花新品种“中植棉2号”,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中植棉2号”先后成为农业部和多个省的主导种植品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