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敏鑫领衔探索建立单基因聋病早期诊断预警体系

【字体: 时间:2013年12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单个基因上携带的遗传信息,导致患者一出生就耳聋,或者在使用了某些特定药物后耳聋。管敏鑫表示,团队将致力于研发基因诊疗技术,建立单基因聋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预警体系,使患者能免遭耳聋痛苦。

  

中国聋病患者2780万人,其中超过1100万人的聋病是由单基因遗传带来的。由浙江大学教授、国家“****”特聘专家管敏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单基因遗传性聋病的分子机制研究”973计划项目日前启动。
 
据介绍,单个基因上携带的遗传信息,导致患者一出生就耳聋,或者在使用了某些特定药物后耳聋。管敏鑫表示,团队将致力于研发基因诊疗技术,建立单基因聋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预警体系,使患者能免遭耳聋痛苦。
 
这是中国“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立项以来遗传性聋病领域的首个项目。项目联合了浙江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7家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位科学家,共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3家三级甲等医院参与其中。第一期经费为1225万元人民币。
 
管敏鑫表示,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单基因遗传都是导致聋病的第一大因素。“目前全球一共发现了70多个人类致聋基因,但主要是基于欧美人群的研究获得的。中国人群的致聋基因有待发现,同时我们还要绘制更多的国人基因突变频谱。”
 
据了解,中国科学家迄今已克隆了8个中国人群的致聋基因,绘制了3个国人主要致聋基因的突变频谱,并研制出国际上首个遗传性聋病基因诊断芯片。同时,覆盖30多省份的家系样本库和遗传资源采集网络已初步建立,近20年来收集1.5万余个遗传性聋病家系,近20万例散发聋病患者。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