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PNAS:猫驯化可追溯至5300年前的中国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报道:泉护村是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城东柳子镇附近,地处华山脚下,渭河南岸。泉护村遗址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主要内容,是该类型一处颇具代表性的遗址。
在12月16日的PNA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在5千年前,猫就已经跟中国古代村庄泉护村的村民很好地生活在一起。本文的作者之一、华盛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考古学教授Fiona Marshall博士说:“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科学调查,使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猫驯化的故事。我们的数据表明,猫是被小动物吸引到了古老的村庄,例如以农民种植、食用和存储的粮食为生的啮齿类动物。”这项研究为猫驯化过程提供了第一份直接证据。
Marshall指出:“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5300年前,泉护村是猫的一个食物来源,人和猫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或者这种关系有利于猫。即使这些猫没有被驯养,我们的证据也表明,它们住在靠近农民的地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
在古代遗址中很少发现猫的踪迹,对于它们是如何驯化的也知之甚少。有研究认为,猫首先在大约4000年前的古埃及被驯化。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猫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能发生在更早的时间,有研究发现,一只野猫与人一起,被埋葬在将近10,000年前的塞浦路斯。
虽然人们经常认为,猫是被早期农村的啮齿类动物和其它食物所吸引,进行了自我驯化,但是这种理论却缺乏相关证据。
发表在PNAS的这项研究,是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胡耀武及其同事们进行。胡和他的团队分析了从泉护村遗址出土的至少两只猫的8根骨头。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碳测定年法和同位素分析,对猫、狗、鹿和泉护村附近出土的其它野生动物骨中的碳氮痕迹进行了检测分析。该项研究为我们演示了一类曾经野生的猫,如何在谷粟广泛种植的社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古老村庄出土的啮齿类动物、家养狗和猪,都食用谷粟,但是鹿却没有。碳和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猫能够捕食以种植谷粟为食的动物,很可能是啮齿类动物。同时,一个远古啮齿类动物通往储藏窖的洞穴及粮食储藏陶罐的防蚀设计,都表明农民在粮食储藏中可能遇到啮齿类动物的麻烦。
从泉护村食物链搜集的其它线索表明,猫和人类的关系,在那时已经开始变得更加密切。其中一只猫的年龄很老,表明它在村庄中很好的生存了下来。另外一只猫只吃很少的动物,吃比我们预期更多的谷粟,表明它以人类剩下的食物为生或被人类喂食。
最近的DNA研究表明,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估计6亿只家猫中的大多数,都是近东野猫最直接的后代。近东野猫,是在旧世界(旧世界对应新世界,泛指亚非拉三大洲)仍被发现的五个非洲野猫(Felis sylvestris lybica)亚种之一。
动物驯化方面的专家Marshall表示,当前没有DNA证据能够说明,在泉护村发现的猫是否是近东野猫——并非原产自此地区的一个野猫亚种——的后代。如果泉护村出土的猫,被证明是近东野猫的密切后代,这将表明它们是在其它地方被驯化,后来又被引入这个地区。
Marshall说:“我们还不知道,这些猫是否是从近东来到中国,是否它们与中国野猫种之间发生了异种交配,乃至来自中国的这些猫,是否在驯化中发挥一个前所未知的作用。”目前,中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生物通:王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Earliest evidence for commensal processes of cat domestication
Abstract:Domestic cats ar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ets globally, but the process of their domestication is not well understood. Near Eastern wildcats are thought to have been attracted to food sources in early agricultural settlements, following a commensal pathway to domestication. Early evidence for close human–cat relationships comes from a wildcat interred near a human on Cyprus ca. 9,500 y ago, but the earliest domestic cats are known only from Egyptian art dating to 4,000 y ago. Evidence is lacking from the key period of cat domestication 9,500–4,000 y ago. We report on the presence of cats directly dated between 5560–5280 cal B.P. in the early agricultural village of Quanhucun in Shaanxi, China. These cats were outside the wild range of Near Eastern wildcats and biometrically smaller, but within the size-range of domestic cats. The δ13C and δ15N values of human and animal bone collagen revealed substantial consumption of millet-based foods by humans, rodents, and cats. Ceramic storage containers designed to exclude rodents indicated a threat to stored grain in Yangshao villages. Taken together, isotopic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demonstrate that cats were advantageous for ancient farmers. Isotopic data also show that one cat ate less meat and consumed more millet-based foods than expected, indicating that it scavenged among or was fed by people. This study offers fresh perspectives on cat domestication, providing the earliest known evidence for commen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cats.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