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华东师范大学最新文章构建药物筛选模型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3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快速且高效地分析线粒体膜电位的高通量筛选模型,通过对线粒体染料JC-1浓度及孵育时间,待筛选化合物孵育时间等实验条件的优化,确立了筛选条件……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快速且高效地分析线粒体膜电位的高通量筛选模型,通过对线粒体染料JC-1浓度及孵育时间,待筛选化合物孵育时间等实验条件的优化, 确立了筛选条件,并在鱼藤酮,丙二酸,抗霉素等线粒体抑制剂中进行验证,这将为发现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药先导化合物提供更多机会。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 是储存和提供能量的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由线粒体供给。由于线粒体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包括糖尿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因此线粒体已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全球性疾病, 日益威胁人类健康。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统称, 包括血脂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受降低及高血压等, 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导致Ⅱ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脂肪肝及心脏病等疾病。
目前已有很多报道指出代谢综合征中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发生改变, 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而许多有效的治疗代谢疾病的药物也至少部分是通过对线粒体调节而起效, 如黄连素、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曲格列酮等。因此, 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线粒体功能进行评价, 可为发现更多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先导化合物提供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代谢性细胞L6大鼠肌管细胞为基础建立了线粒体膜电位高通量筛选模型, 旨在为进一步发现新的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
由于线粒体膜电位是反映细胞功能状态的重要指针, 因此研究人员选用了代谢性细胞 L6大鼠肌管细胞,建立了一种快速且高效地分析线粒体膜电位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他们通过对线粒体染料JC-1浓度及孵育时间、 待筛选化合物孵育时间、 阳性化合物CCCP (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 浓度等实验条件的优化, 确立了筛选条件, 并对鱼藤酮、丙二酸、抗霉素 A、寡霉素和黄连素(berberine)等线粒体抑制剂进行验证, 证实该筛选体系的可靠性。以10 µmol L−1 CCCP作为阳性对照, 筛选体系的整体 CV值(变异系数)为 5.92%, Z′因子为 0.575, 符合高通量筛选的要求。
研究人员指出,利用 L6 肌管细胞筛选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先导化合物是非常直接而有效的, 此筛选模型适用于高通量筛选, 操作过程简单, 且结果稳定可靠, 为发现更多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生物通:万纹)
原文检索:
陈冬妹, 邱蓓颖, 杨玲玲等. 代谢综合征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科学通报, 2013, 58: 321–328
Chen D M, Qiu B Y, Yang L L,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ssay for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3, 58: 321–328, doi: 10.1360/972011-2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