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东方蜜蜂的“我看见你了”信号可遗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3月21日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化学生态组谭肯研究员等先期的研究表明:当胡蜂出现时,蜜蜂的防御行为是一种“我看见你了”(I see you,ISY)的信号(Tan et al. 2012)。ISY信号警告捕食者“我看见你了”,更进一步的靠近是徒劳或危险的。当该信号出现时,猎物可能因来自捕食者的进攻减少而获益;捕食者因放弃不太可能成功的捕食或危险的进攻而获利。当一种信号有利于猎物和捕食者双方时,该信号有可能在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共同进化。由于ISY信号和反应是在2个物种间共同进化的,基于该信号的行为反应不可能完全通过学习获得,很可能是遗传的。
由于便于人为的实验控制,蜜蜂—胡蜂这个猎物—捕食者系统提供了研究ISY信号的极佳的模型。为了验证蜜蜂—胡蜂间的ISY信号是可遗传的,谭垦研究员等人分别用在人工气候箱中孵化的且从未接触捕食者的2种蜜蜂(同域分布的东方蜜蜂Apis. cerana, 外来引入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为实验对象,模拟捕食者的捕食行为,在蜜蜂蜂脾前晃动当地捕获的捕食者(凹纹胡蜂 Vespa. velutina)和与捕食者大小类似的无威胁的干扰昆虫(蝴蝶Papilio xuthus),用摄像机记录并分析蜜蜂对目标昆虫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当捕食者凹纹胡蜂出现时,东方蜜蜂有明显的震翅行为,且随日龄增长,参与震翅行为的蜜蜂比例显著增加、震动频率也明显加快;相应的异域分布的西方蜜蜂却无此行为。另外东方蜜蜂对没有威胁的蝴蝶没有相应的行为反应。
对捕食者胡蜂没有任何的防御经验,单独隔离生长的东方蜜蜂能表现出震翅行为;且蜜蜂不需要通过经历捕食过程就能认知胡蜂是危险的敌人、能区分捕食者和没有威胁的干扰昆虫。这些证据表明当主要捕食类群出现时,东方蜜蜂的震翅行为是内在的,这种对特定捕食者的行为反应信号是由遗传决定的。
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I see you’ prey–predator signal of Apis cerana is innate为题发表在Naturwissenschaften上。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