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Science》发表Letter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杨君兴(Jun-Xing Yang)研究员和陈小勇(Xiao-Yong Chen)副研究员,在最新一期(4月19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rought and China's Cave Species”的Letter文章,呼吁关注中国的洞穴动物区系,尤其是中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对其造成的影响: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杨君兴(Jun-Xing Yang)研究员和陈小勇(Xiao-Yong Chen)副研究员,在最新一期(4月19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rought and China's Cave Species”的Letter文章,呼吁关注中国的洞穴动物区系,尤其是中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对其造成的影响:
2005年-2012年期间,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来自中国和国际的科学家们在一项洞穴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对于中国广西自治区的32个地区117个洞穴动物区系展开了调查。采集了近1万份洞穴标本和超过500个物种标本,其中150种物种当时还未曾为科学界所知。大部分的物种的局限于单一洞穴。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西南部的洞穴动物区系是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中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对于这一地区的洞穴生物区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是气候改变和环境管理不善共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期以来它对于洞穴多样性的影响遭到忽视。干旱季节洞穴中的水资源减少,加之当地群众竭力寻找获取地下水。导致当地水生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甚至是消失。由于这些物种普遍丧失色素沉着,且常常是眼盲的,它们无法在洞穴外的环境生存。干旱影响了中国西南部的许多洞穴,每一座小山或是山群通常都具有自身地方性的动物区系。
在中国的西南区域,以及亚洲和亚洲之外其他的喀斯特区域,有着范围极其有限的、人们对之了解甚少的动物区系,它们正遭受着一系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杨君兴等在文章中表示不希望看到在了解它们之前,一个新发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就此消失掉。
注: 《Science》杂志letters文章是较短的研究报告,一般不超过300单词,讨论《Science》上已发表的内容或普遍感兴趣的问题。Articles文章则是反映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的文章,文章长度不超过4500单词或5个版面,包括摘要、引言和加有简短小标题的内容部分。参考文献建议最多不超过40条。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Drought and China's Cave Species
etween 2005 and 2012, a cave biodiversity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World Bank/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1), allowed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to survey the fauna of 117 caves in 32 parts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Nearly 10,000 cave specimens and over 500 species were collected, and 150 of these were unknown to science. Most species are limited to a single cave. It is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cave fauna of southwestern China is a global hotspot of biodiversity (2).
杨君兴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2009.8任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1983年毕业于湛江水产学院, 获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0年在著名动物学家褚新洛教授指导下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8月-1996年5月在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作高级访问学者。1994年至今昆明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湿地动物分类进化研究;2 珍稀土著鱼类生态与保育研究;3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4 湿地恢复研究
专家类别:
西部之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研究员
获奖及荣誉:
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紧紧围绕本专业的主攻方向和专业特长,对云南及其邻近地区鱼类的系统分类、进化和种群生态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先后主编专著1部,合编专著5部,在国内、外学报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先后获得1997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奖人和项目名称如下:杨君兴、陈银瑞,抚仙湖鱼类的生物学和资源利用。获得1999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西南喀斯特地区洞穴鱼类的研究。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