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一个新的痛觉调制通路

【字体: 时间:2013年04月09日 来源:科学网

编辑推荐: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有关的不适感觉和情感经历,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病症。疼痛既是一种原始感受,警告机体受到了伤害,从而引起一系列防御性和保护性的反应,同时疼痛不仅有躯体上的不适,而且伴随着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是机体感觉研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有关的不适感觉和情感经历,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病症。疼痛既是一种原始感受,警告机体受到了伤害,从而引起一系列防御性和保护性的反应,同时疼痛不仅有躯体上的不适,而且伴随着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是机体感觉研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以往,研究比较清楚的痛觉调控通路主要有四大系 ①脑干下行抑制系统: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② 中脑边缘镇痛回路:PAG-伏核---杏仁核---缰核---PAG;③大脑皮层下行抑制通路:皮层体感Ⅱ区---伏核/缰核---中缝大核(NRM)---脊髓背角通路;皮层体感Ⅱ区---运动皮层---丘脑髓板内核群通路;皮层体感I区---尾核---丘脑束旁核通路;④ 下丘脑弓状核(ARH)痛觉调制通路:ARH---中缝背核/蓝斑/PAG通路;
 
ARH---中缝背核---脊髓背角通路;ARH---垂体前叶/中间叶---丘脑束旁核通路;边缘系统---外侧缰核---中缝背核/PAG---NRM/蓝斑---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唐敬师教授从事痛觉研究20余年,用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证实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条由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的痛觉调制环路,并证实吗啡,谷氨酸,5-HT,γ-氨基丁酸( GABA) 和多巴胺等多种神经递质参与该通路的痛觉调制作用,并证实该通路在针刺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研究为脑的高级水平(丘脑和前额叶皮层)参与痛觉下行调制和针刺镇痛提供了重要证据。唐敬师教授,屈超玲副教授和霍腹权副教授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将课题组多年的成果以综述的形式总结发表在国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神经生物学进展》(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对于人们认识疼痛,研究疼痛的发生机制和开发新型的镇痛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通路的发现为痛觉传导通路增加了新的资料,也扩展了科学界对疼痛传导通路的认识,引起世界疼痛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来源:科学网)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682|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