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2013中科院候选院士之上海交通大学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5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候选人88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院校,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20人),其次是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4人),首都医科大学(4人)。以下是这些科学家及其院校的介绍,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他们及他们所在的科研机构……
生物通报道: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候选人88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院校,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20人),其次是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4人),首都医科大学(4人)。以下是这些科学家及其院校的介绍,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他们及他们所在的科研机构(内容来自所在高校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创立于1896年(当时为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956年学校部分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主要经历:
1991年-1994年: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4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得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
1998年-2005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5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特聘教授,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7年)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09年)、上海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学术兼职: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4/SA16工作组专家(2010年-现在);
2)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2004年-现在);
3) 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等;
4)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6 –现在)、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7–现在)、Journal of Genetics & Genomics(2009–现在)、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2011-现在)、Biotechnology Advance (2012-现在)、Planta (2012-现在)期刊的编委。
5)Faculty member of Faculty 1000 (2013年-现在)。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汉族,湖南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8年和1996年分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法国巴黎Saint-Louis医院作访问学者,1999年至2001年7月赴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任访问助理教授。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9年受聘悉尼大学荣誉教授,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病理生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医学会副会长、上海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血液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和美国化学学会等会员,并担任国内外多个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
他长期致力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理生理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点研究项目,发现了特异靶向过氧化物还原酶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腺花素,并系统阐明腺花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新机制;率先发现低氧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并深入系统地明确其分子机制;发现去磷脂层酶1和Onzin等多个蛋白质在白血病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此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作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主要骨干之一,围绕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机制研究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推动相关工作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他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如《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ell Biol》、《Nature Communication》、《Blood》、《JNCI》、《leukemia》等发表近110余篇学术论文。这些系统性工作已被他人引用4000多次,为奠定我国在白血病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4项发明专利。2010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奖。此外,他也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科技英才、上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自然科学牡丹奖等荣誉称号。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奉贤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连续两轮),****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系,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博士,师从我国整形外科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1991年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美国整形外科基金会二个资助名额的其中之一,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组织工程学。
曹谊林博士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在国内首创了吻合血管神经游离胸小肌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手术方法。经专家鉴定,该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他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头皮撕脱伤原位再植获得成功,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所遗留永久性脱发。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曹谊林教授为人类医学所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裸鼠体内再生了人耳廓形态软骨,从而第一次展示了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组织。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世界最著名的整形外科《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杂志为此发表了专题评论,称这一成果是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此,他获得了国际整形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奖JamesBarrett Brown奖,这是迄今为止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位亚裔人。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瑞金医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健康与卫生重点实验室(基地)常务副主任、主任助理、功能基因组部主任。
1964年1月生;199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任研究员并先后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功能基因组部主任和省部共建健康与卫生重点实验室(基地)常务副主任。现为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informatics副主编、THE OPEN PARASITOLOGY JOURNAL、The Open Systems Biology Journal、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编委以及《科学通报》特约编辑。
韩泽广教授先后主持了包括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在国内外SCI杂志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包括以通讯作者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自然(Natur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临床调查杂志(JCI)》、《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PLoS Pathogens、Hepatology、Cancer Research等,被国际同行引用1600余次。多次被国际会议邀请做学术报告和在权威杂志发表综述。研究成果多次被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中国生物医药十大新闻等。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政府特殊津贴、“第十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