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科院候选院士之清华大学

【字体: 时间:2013年05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候选人88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院校,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20人),其次是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

  

生物通报道: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候选人88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院校,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20人),其次是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4人),首都医科大学(4人)。以下是这些科学家及其院校的介绍,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他们及他们所在的科研机构(内容来自所在高校介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育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1983 - 1987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1992 - 1995

工作经历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1995-1996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博士后,1996 - 1997
新加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及研究室主任,1997-2003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副教授(获终身制),2003-2006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2006-至今

研究兴趣、领域
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主要研究脂肪细胞和肝细胞中的脂肪积累,分泌及分解的分子机制以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线粒体的功能,脂滴的形成,融合及与内质网的关系。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教育经历:

1979-1983 江西大学生物系,学士

1983-1986 江西大学生物系,动物学 硕士

1988-1990 美国Fordham University,细胞生物学 硕士

1991-1996 美国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细胞生物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996-2000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2000-2002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2002-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兴趣、领域:

细胞信号转导:利用膜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TGF-β和Wnt信号的调控以及它们在胚胎发育、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肿瘤形成和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国家特聘专家
1985-1989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1990-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
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1996-1997  美国史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
1998-200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
2001-2003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副教授
2003-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2007-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Warner-Lambert/Parke-Davis教授
2008-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
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工作经历

2011-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10-2011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06-2010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4-2006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
2001-200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

小分子RNA介导的RNA干扰 (RNA interference, RNAi) 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保守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它在发育调控,抵抗病毒侵染,以及染色质修饰等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存在复杂的RNAi通路,其中包括miRNA介导的mRNA靶标切割或翻译抑制和siRNA介导的DNA和组蛋白甲基化进而引起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我们实验室综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拟南芥,水稻和衣藻为模式生物,研究中RNAi的作用机理和功能。我们的主要兴趣包括RNAi效应复合物的形成,小分子RNA如何识别和导致同源染色质的修饰,RNAi组分如何在不同通路中特异化,以及小分子RNA在拟南芥和衣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