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最新Nature头条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6月0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人员小组宣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灵长类动物骨架。这一动物生存在大约5500万年前,比现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侏儒鼠狐猴(pygmy mouse lemur)还要小。研究人员将这一新标本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achilles)”。
生物通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人员小组宣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灵长类动物骨架。这一动物生存在大约5500万年前,比现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侏儒鼠狐猴(pygmy mouse lemur)还要小。研究人员将这一新标本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achilles)”,它出土自中国中部湖北省、靠近现代长江水道的一个古代湖床。
这一几近完整的新化石不仅是已知最古老的早期灵长类动物骨架,并且对于阐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至关重要:进化为现代猴、猿和人类(统称为类人猿)的谱系与进化为眼镜猴的谱系之间的分歧。这一研究发现报道在6月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提供的数据表明,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在白天活动,能够爬树,主要以昆虫为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首席研究员倪喜军(Xijun Ni)说:“阿喀琉斯基猴标志着,我们第一次获得了接近眼镜猴与类人猿分歧的一个灵长类动物相当完整的图像。它代表着我们在解析灵长类动物和人类进化最早期阶段所付诸的努力中,迈进的重大一步。”
为了研究完整的化石,这一科学小组以世界领先的细节层次对样品进行了扫描,并利用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ESRF)最先进的高能X射线设备进行了对比。通过扫描研究小组在ESRF完成了对化石的三维数字重建,并得以研究阿喀琉斯基猴细小脆性骨骼的复杂细节。
阿喀琉斯基猴的骨骼相比于此前已知最古老的化石灵长类动物骨骼要早700万年。它属于灵长类动物进化树一个完全独立的分支,更接近于进化为现代猴、猿和人类的谱系。
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Christopher Beard说:“阿喀琉斯基猴完全不同于科学界已知的任何其他的灵长类动物,无论是现存活的还是化石。它看起来像一个奇怪的杂种,有着小猴子的脚,非常原始灵长类动物的臂、腿和牙齿,原始的头颅上有着一对小的出奇的眼睛。它将迫使我们改写类人猿谱系的进化史。”
关于灵长类动物与它们的潜在近亲之间进化关系的争论多年来甚为激烈。
“为了检测不同的假说,确定这一新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发生位置,我们开发了一个巨大的数据矩阵,其中包括了超过1000个解剖学特征,并对157种哺乳动物进行了评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负责人孟津(Jin Meng)说。
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成年的阿喀琉斯基猴重量大约为20-30克。它的体积很小,处于非常底部的进化位置,支持了这一观点:最早期的灵长类动物,和眼镜猴以及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一样,都是极小的。这推翻了从前的一些科学观点,认为类人猿谱系的最早期成员体积较大,跟现代猴相当。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The oldest known primate skeleton and early haplorhine evolution
Reconstructing the earliest phases of primate evolution has been impeded by gaps in the fossil record, so that disagreements persist regarding the palaeobiolog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earliest primates. Here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arly complete and partly articulated skeleton of a primitive haplorhine primate from the early Eocene of China, about 55 million years ago, the oldest fossil primate of this quality ever recovered. Coupled with detailed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using propagation phase contrast X-ray synchrotron microtomography, our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total availa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is fossil is the most basal known member of the tarsiiform clade.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further support for an early dichotomy between the strepsirrhine and haplorhine clades, this new primate further constrains the age of divergence between tarsiiforms and anthropoids. It also strengthen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arliest primates were probably diurnal, arboreal and primarily insectivorous mammals the size of modern pygmy mouse lemurs.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