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科学家找到“葡萄溃疡病”元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4种病原菌与地理气候相关
科技日报北京7月8日电(通讯员蔡万涛)葡萄穗轴干枯、烂果、落粒,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3%至8%,严重地区达10%至20%,个别地区葡萄园达50%以上。
一支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葡萄溃疡病”,并率先找到了病因。今天,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真菌多样性》在线发表,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
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葡萄病害研究团队发现,4种病原菌可能引起葡萄溃疡病,其中B.dothidea和L.theobromae是主要优势种群。
论文第一作者燕继晔博士、通讯作者李兴红研究员表示,4种病原菌与我国地理气候密切相关。其中,B.dothidea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L.theobromae和N.parvum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D.seriata主要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的山东和河北两个省份。
部分菌株的多基因整合系统分析表明,病原菌种间的遗传分化较大,某些种的种内遗传分化较小。在找到“葡萄溃疡”病因之外,研究团队经过室内致病性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没有显著抗性表现。
在研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广西省农科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相关专家,优势互补,共同协作,使该研究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科技日报》(2013-7-9 一版)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