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脲水解酶的三维结构及作用机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8月08日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编辑推荐:
近日, 《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向嵩研究组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llophanate hydrolase。该研究解析了脲水解酶(allophanate hydrolase,AH)的三维结构,揭示了它催化反应的机制。
近日, 《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向嵩研究组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llophanate hydrolase。该研究解析了脲水解酶(allophanate hydrolase,AH)的三维结构,揭示了它催化反应的机制。
AH分布于多种微生物中,催化脲(allophanate)到氨的转化。AH与尿素羧化酶(urea carboxylase,UC)构成尿素酰胺水解酶(urea amidolyase,UA)复合物,催化尿素到氨的转化,是多种微生物利用尿素作为它们代谢所需氮源的重要环节。尿素是多种含氮的生物分子的代谢产物,使用它为氮源是氮元素在生命圈中的循环的重要环节,但有关AH的三维结构及其在脲(allophanate)催化到氨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向嵩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研究生樊晨在前期揭示UC的结构和催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与营养所尹慧勇组开展合作研究,使用结晶学的方法解析了AH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AH由两个催化结构域构成,分别参与两步催化反应中的一步,并揭示了每一步的催化机制。有意思的是,研究发现其中一步反应可能代表一种新颖的脱羧反应。该工作不仅促进了人们对对UA的功能机理及微生物吸取尿素作为氮源等的理解,也拓展了对生物脱羧反应的认识。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经费资助。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