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基因组研究揭示金丝猴演化历史 主要以叶子和种子为食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4年11月18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一只雄性川金丝猴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结合功能实验和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灵长类植食性适应的分子机制,并阐明了金丝猴属的起源和演化历史。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2日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怡)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一只雄性川金丝猴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结合功能实验和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灵长类植食性适应的分子机制,并阐明了金丝猴属的起源和演化历史。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2日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金丝猴又称仰鼻猴,是一群濒临灭绝的庞猴亚科,由于适应了食叶性,主要以叶子和种子为食,而不是将果实和昆虫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所以它是研究灵长类动物饮食进化的一个重要模式生物。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及其团队通过对一只雄性川金丝猴146倍覆盖度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并以30倍覆盖度对3个相关物种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进行了重测序。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基因测序,鉴别出促进毒素分解、改善能量代谢调控,以及促进共生微生物消化的遗传适应机制。
根据比较分析结果,亚洲庞猴亚科从脂肪酸中获取能量以及降解外源性物质的能力增强。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些证据,证实编码一种重要分泌核糖核酸酶的庞猴亚科RNASE1发生了功能进化。分泌的RNASE1可以消化来自共生微生物的高浓度细菌核糖核酸。
研究还证实了北部物种(川金丝猴和黔金丝猴)与喜马拉雅物种(滇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约在160万年以前发生了分化;北部物种形成时间约在62万年前,喜马拉雅物种形成时间约在15万年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