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Nature及其子刊发表论文2014最新盘点

【字体: 时间:2014年11月28日 来源:中科院

编辑推荐:

  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排名依次为中科院系统,北京大学,深圳华大基因BGI,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

  

生物通报道:11月14日Nature杂志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了2014自然指数,提供了指数相关结果速览,并且也对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聚焦于上一年度全球范围内贡献部分最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国家和机构。有关分析还包括了其他来源的不同层面信息,如人口统计数据、国家研发投入、科技制度和拨款政策变化,以帮助正确解读自然指数数据。

文章的数量能反映这个特定的研究机构或者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总共的文章数量,因此这一排序对于了解各国,已经各研究机构2010年所获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正确性,这一检索考虑了每个作者的附属机构,以及每个机构的作者百分比,每个作者在文章中的贡献大小没有列入考虑的范围,并且呈递地址也没有囊括进排列中。所有的文章排列分别考虑了Articles&Letters和Reviews。

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排名依次为中科院系统,北京大学,深圳华大基因BGI,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

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在过去一年中发表的重要Nature及其子刊论文有:

OsAAP6 functions a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grain protein content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in rice

水稻籽粒90%以上的干重是由储藏淀粉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含量不仅是决定其营养品质的关键指标,而且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控制稻米蛋白质的含量不仅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还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控制稻米品质的关键基因,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这项研究终于分离克隆到该重要基因,并初步阐明其重要功能。

团队负责人介绍,OsAAP6基因是一氨基酸转运子,其通过调控水稻种子储藏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和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来调控稻米的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OsAAP6是一个组成型表达的基因,它在微管组织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并且它是一个控制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的正调控因子;OsAAP6基因能够促进水稻根对氨基酸的吸收和转运,而且它在调控游离氨基酸在体内分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197份微核心种质资源中发现OsAAP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内两个共同的多态性位点(包括3个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与籼稻品种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紧密相关。所以,此研究成果不仅为优质稻米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目标基因,还为水稻和其它重要作物的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进一步阐明作物品质形成机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新资源和新思路。

Chalk5 encodes a vacuolar H+-translocating pyrophosphatase influencing grain chalkiness in rice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垩白是灌浆期胚乳淀粉粒和蛋白质颗粒排列疏松而充气所形成的白色不透明部分,它极大地影响了稻米可食用性产量(整精米率),同时对稻米外观品质(透明度)、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都有大的影响,因此,垩白是评价稻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水稻优质和高产的重要限制因子。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控制垩白的关键基因,经过近10年研究,张启发团队终于首次分离克隆到其中一个关键基因Chalk5。

Metabolome-base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aize kernel leads to novel biochemical insights

玉米的重要性及其遗传和基因组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理论和应用研究对象。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和饲料作物,玉米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其籽粒中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此外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营养成分。长期以来学界更关注玉米籽粒产量,而较少关注玉米籽粒中的特殊营养成分。因此,对玉米籽粒代谢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

科研人员介绍,该研究在结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大量组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对983个玉米籽粒代谢性状进行了遗传结构解析,完成了迄今玉米物种规模最大的代谢组关联分析研究。在获得大批量重要候选基因的同时,进一步推测了玉米籽粒的代谢通路,为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数据的分析整合及后续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在玉米籽粒中鉴定了影响两个重要代谢途径(类黄酮和多胺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拓展了关键反应步骤。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人员还鉴定到与玉米籽粒重量显著关联的代谢物质,加上代谢物与粒重共定位的结果,为产量等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提供了新的线索,并且为玉米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潜在生物标记。研究人员表示,该数据的集成,为进一步研究玉米籽粒发育、克隆相应基因、重建代谢调控网络以及解析复杂农艺和产量性状等都提供了极好资源。

Combining high-throughput phenotyping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to reveal natural genetic variation in rice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快速发展,传统的作物表型检测手段已成为植物基础生物学研究包括遗传、生理、基因功能研究等的主要限制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瓶颈,研发团队研制了一种全生育期高通量水稻表型测量平台,可以自动提取水稻株高、叶面积、分蘖数、生物量、产量相关性状等15个参数,且该平台总计可容纳5472盆水稻种植,连续24小时工作测量通量可达1920盆/天。基于该平台所获取的表型数据并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本方法不仅有潜力取代传统的表型测量手段,还可发掘出更多新颖的基因位点。对图像分析技术做适当的修改,本平台还可扩展应用于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他作物表型高通量测量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可以预见,结合高通量表型平台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必将成为植物基础研究学者快速解码大量未知基因功能的重要科学工具。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