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攻克香蕉枯萎病防控难题

【字体: 时间:2014年04月21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记者17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科研专项——“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日前在海口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

  
新华网海口4月17日电(记者赵叶苹)记者17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科研专项——“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日前在海口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危害香蕉植株的土传病害,传染性强、破坏大、很难有效治理,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省区发生普遍,病害严重的香蕉园区,香蕉植株成片枯黄、甚至死亡,蕉农损失严重,不少传统植蕉区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香蕉枯萎病已成为威胁我国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
 
2010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植所牵头,全国11个科研单位、130多名专家参与,承担了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并将香蕉枯萎病防治作为主要研究和攻克的专题内容之一。
 
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公益行业(农业)科研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俊生介绍,该项目首次建立了香蕉枯萎病抗性筛选平台,解决了香蕉抗枯萎病种植资源鉴定评价的难题,选育和评价了抗病品种;首创大田病株处理技术,遏制了病害早期蔓延。
 
集成了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体系,针对不同生态的区域性特征,提出了“以抗性品种为核心,结合安全种苗生产、土壤灭菌处理、安全合理灌溉、生防菌肥合理施用、病株原位灭除、生态覆盖、合理轮作”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分别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的综合试验基地中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枯萎病发病率控制在5%-10%或经济阈值之下。
 
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组成的农业部验收工作组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明确了我国6种作物枯萎病的发生危害规律,首次研发了4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枯萎病菌快速检测和监测技术;项目形成的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作物枯萎病的防控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