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大肠癌靶向细胞 有助于相关肿瘤治疗

【字体: 时间:2014年05月22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研究所黄建教授团队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免疫、肿瘤与生物医学中心严俊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固有免疫细胞γδT在人体大肠癌炎性微环境中具有的重要免疫抑制作用,并揭示了其作用网络及新机制。

  

科技日报杭州5月20日电 (通讯员方序 周炜记者宦建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研究所黄建教授团队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免疫、肿瘤与生物医学中心严俊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固有免疫细胞γδT在人体大肠癌炎性微环境中具有的重要免疫抑制作用,并揭示了其作用网络及新机制。相关研究论文Cell子刊Immunity(《免疫》杂志)5月16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

这项研究为靶向γδT17细胞的肿瘤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了可能性。

γδT细胞是一类分布于外周血及粘膜组织的非MHC限制性固有T淋巴细胞,是机体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重要细胞亚群。已发现γδT细胞的功能亚群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如IL-17分泌型γδT细胞与人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皮炎和肝炎等密切相关。迄今未见有关人体肿瘤γδT17细胞的研究报道。

研究团队利用人的大肠癌新鲜组织,通过原代细胞分离培养及多色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等系列检测技术,发现了大肠癌组织中IL-17明显升高且主要来源于γδT17细胞,这与此前动物模型研究提出的Th17细胞不同,澄清了人体大肠癌IL-17的来源问题。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大肠癌组织上皮完整性破坏所导致的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在侵入肿瘤组织后,可激活浸润炎症性树突细胞分泌IL-23,从而诱导γδT17细胞极化和异常增高;活化的γδT17细胞除分泌细胞因子IL-17外,还能分泌IL-8,TNF-α和GM-CSF。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内γδT17细胞数量越多,比例越高,则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临床预后越差。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