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斑鸠霉素多环生物合成机制

【字体: 时间:2014年06月12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推荐: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张长生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抗肿瘤天然产物斑鸠霉素还原成环的多环生物合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化学》杂志,并获Faculty of 1000推荐。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张长生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抗肿瘤天然产物斑鸠霉素还原成环的多环生物合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化学》杂志,并获Faculty of 1000推荐。

据介绍,PTM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且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其结构复杂,具有多环稠合的大环内酰胺结构,属于聚酮和非核糖体肽杂合抗生素。虽然科学家已发现PTMs基因簇,并推测出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组装PTM类化合物骨架的生源本质,但PTMs类化合物的多环形成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斑鸠霉素是PTMs家族的代表性化合物,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抗肿瘤活性吸引了广泛关注。此次科研人员从珠江口沉积物来源的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J306中发现了斑鸠霉素,并发现与其他PTMs化合物一致,斑鸠霉素的生物合成源于聚酮合成酶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PKS/NRPS)的杂合途径。

通过基因敲除及异源表达等技术,科学家确定了三个基因ikaABC足以介导斑鸠霉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同时初步阐明了ikaABC的功能及反应顺序。通过体外生化和巧妙的氘原子标记实验,这种独特的还原环化反应机制获得解析和证实。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斑鸠霉素|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