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自然》杂志报道中国科学家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古高度最新科研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4年06月13日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辑推荐:
2014年5月12日,Nature杂志以“比喜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脉(Tibet mountainous long before Himalayas)”为题报道了丁林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在国际地学著名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通信》发表的成果。该项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山在5500万年时已隆升到4500米,大大早于喜马拉雅山脉达到这一高度的时间。
2014年5月12日,Nature杂志以“比喜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脉(Tibet mountainous long before Himalayas)”为题报道了丁林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在国际地学著名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通信》发表的成果。该项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山在5500万年时已隆升到4500米,大大早于喜马拉雅山脉达到这一高度的时间。
冈底斯藏语意为众山之主,在藏传佛教中,冈底斯山是一座神山,也是苯教、印度教的圣地,其主峰为冈仁波齐峰, 海拔6656米。
青藏高原古高度不仅是其深部变形的结果,也是地表环境风化剥蚀的结果,是二者共同作用的产物。传统的观点认为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后,约300万年前才开始逐渐隆升形成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青藏高原不同的块体之间存在着差异隆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143,40625008)等项目的资助下,丁林研究员等对拉萨北部林周盆的详细研究,创造性地利用介形虫壳体Nano-SIMS微区氧同位素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证明了年波和帕那组碳酸盐氧同位素并未受到后期成岩作用改变。在此基础上,利用古土壤氧同位素特征和氧同位素古高度计,重建了林周盆地在5500万年前后的古高度为4500 米。结合羌塘和拉萨地块北部盆地的古高度结果,提出了始新世时青藏高原是由北部的羌塘地块和南部冈底斯山脉及夹于其间的尼玛-伦坡拉盆地组成的“两山夹一盆”的地貌格局。
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起了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的广泛争鸣。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质系著名地球化学家Jay Quade教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著名地质学家Guillaume Dupont-Nivet教授分别对该结果进行了评述。Quade 教授认为,青藏高原大部分新生代盆地氧同位素可能都发生了后期重置,因此利用其来重建古高度必须特别地谨慎;Quade等人的前期研究结果认为,冈底斯山于1500万年前才达到目前约4500米的高度,这意味着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同时达到这一高度。而Dupont-Nivet教授则认为,本项研究的关键证据“介形虫化石强有力的支持冈底斯山在5500万年前已达到目前这一高度”,他认为“这一发现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亚洲季风的演化”,“如果藏南地区5500万年前是4500米高,那么我们应该能够发现很多更老的季风记录,这对理解、模拟什么因素驱动亚洲季风的循环和它将来如何变化都至关重要”。
丁林研究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是“青藏高原北部气候与构造相互作用”创新研究群体的骨干成员。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热搜:青藏高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