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陈志南院士Cancer Res揭示癌症转移调控新机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4年06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探讨了,miR-22/Sp1/c-Myc组成的调控网络对于CD147介导的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6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探讨了,miR-22/Sp1/c-Myc组成的调控网络对于CD147介导的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6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肿瘤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著名专家、第四军医大学的陈志南(Zhi-Nan Chen)教授。陈院士长期从事肿瘤相关分子和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国际专利(德国、美国)授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论文83篇,影响因子超过500。
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正在不断递增。在发展中国家中,例如中国,乳腺癌每年造成了数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乳腺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研究人员虽然对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有所了解,但仍有众多的问题尚未解决。研究乳腺癌转移机制这一医学难题,有助于掌握肿瘤演进过程,防治乳腺癌转移(延伸阅读:中山大学Cancer cell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
CD147是一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可诱导周围细胞表达并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引发的基质降解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研究发现,很多肿瘤均呈现CD147过表达。CD147表达上调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对于CD147上调表达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研究CD147的表达调控有助于深入了解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机制。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在一些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CD147均呈过表达,且CD147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通过荧光素报告载体和ChIP实验,他们证实转录因子Sp1和c-Myc可以结合到CD147的启动子上,上调CD147表达。
CD147 mRNA长达748-kb的3'UTR区具有多个miRNA靶位点,表明它有可能受到miRNAs的调控。研究人员发现miR-22通过直接靶向CD147的3'UTR抑制了CD147的表达。同时,miR-22还可通过下调Sp1和c-Myc结合蛋白的表达间接下调CD147表达。而Sp1、c-Myc又能结合到miR-22启动子上充当miR-22的负性调控因子。由此,miR-22/Sp1/c-Myc组成了一个环化通路调控CD147基因转录。
随后,通过慢病毒感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体外侵袭模型、乳腺癌转移裸鼠模型等方法,研究人员从体外、体内分别验证了miR-22可通过靶向CD147来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此外,他们还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中miR-22显著下调,它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转移呈负相关。
这些研究结果提供了首个证据证实,miR-22/Sp1/c-Myc网络调控了乳腺癌中的CD147表达,miR-22能够抑制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新研究进一步地阐明了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分子机制,提供了抗乳腺癌转移的关键靶点,并为探索更有效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物通:何嫱)
作者简介:
陈志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肿瘤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著名专家。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军队科技创新群体、总后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兼任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生物产业咨询委员会专家,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细胞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分会会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物化学》(J Biol Chem)、《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编委,美国癌症研究会、化学学会会员。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总后科技金星”称号,并获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
陈志南院士长期从事肿瘤相关分子和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973、863、重大科技专项、国科金等重点、重大项目。首次成功解析了CD147分子晶体结构,并解析了该分子与其3个抗体形成的复合结构,确定了其抗癌、抗炎、抗疟疾3个表位,为研发自主新药确定了全新靶点。于2007年成功上市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肝癌单抗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实现了该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同时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抗,构建了系列人源化工程抗体,其中第二代人源化修饰型美妥珠抗肺癌单抗、人源化美力珠抗炎单抗、人源化美珀珠抗疟疾单抗以及第三代3个人源化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等6项抗体药物,相继进入临床前或注册临床等研究。并研发了CD147分子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盒,已获得生产文号。
先后获国际专利(德国、美国)授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论文83篇,影响因子超过500;主编专著7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A regulatory loop involving miR-22, Sp1 and c-Myc modulates CD147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in women for which the metastatic proces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CD147 is upregulated in breast cancer an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regulatory mechanisms.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at CD147 was over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cell lines, and the high 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Sp1 and c-Myc could bind to the CD147 promoter and enhance its expression……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