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局部农业改革可再养活30亿人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4年07月24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推荐:
如何可持续性地养活全世界人口是一个全球性挑战。然而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美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只需在几个地区改进粮食生产,其所增加的粮食产量便足以供养额外的30亿人口,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如何可持续性地养活全世界人口是一个全球性挑战。然而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美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只需在几个地区改进粮食生产,其所增加的粮食产量便足以供养额外的30亿人口,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美国圣保罗市明尼苏达大学生态学家Paul West及其同事,基于大量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计算,从而评估了全世界范围的热量产出、使用和浪费情况。
West说:“喔,很显然,事实上只用少数国家和农作物便能够在全球层面上解释大部分的故事。”
最大的收益来自于吃掉更多人们所收获的农作物,这也意味着减少用于生物燃料以及喂食牲畜,特别是牛的农作物的比例。
研究人员估算后认为,与其所能提供的热量相比,牛肉的产出需要消耗由动物饲料提供的更多卡路里。West指出,在一些地区,例如美国的中西部,“我们在养活汽车和牛,而不是人”。
研究人员指出,整个世界用于非食物用途的农作物足以养活40亿人口,其中仅美国、中国、西欧和巴西转化后的粮食便能够供养24亿人口。
West指出,这些收益并不需要完全放弃肉类。“大约需要30卡路里热量的饲料才能够生产1卡路里热量的牛肉。但是鸡肉和猪肉与饲料的比例则是1卡路里比7或8卡路里。”West说,“因此吃什么类型的肉也会产生巨大影响。”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减少美国、印度和中国的食物浪费现象,便有可能再养活4亿人口。
此外,改进一些粮食低产区——大部分位于非洲、亚洲和东欧地区——的农耕方式,将有望为额外的8.5亿人口提供粮食。仅仅非洲一个地区就占据了近乎一半的潜在收益。但研究人员同时强调,非洲以及其他粮食低产地区的粮食产量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他们并没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研究粮食安全性的英国牛津大学人口生态学家Charles Godfray指出,这些改革建议并不新鲜,但这一分析“汇集了一些不同的因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学家陶福禄称这项研究的总体结论相当合理,并赞扬了该研究团队努力量化可能收益的工作。
但Godfray指出,一项全球分析可能过于宽泛而无法提供实际的变化。他说:“食品体系中的大多数政策都不是出自全球层面的,而是国家,甚至更多处于地区水平。”
陶福禄对此表示赞同并指出,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追回因土壤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造成的50%的粮食产量损失,将需要大多数农民投资新的技术,而且需要政府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