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单倍型移植有了“优化选择”

【字体: 时间:2014年08月22日 来源:健康报

编辑推荐:

  国际血液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Blood》近期的封面焦点文章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优化选择”,主编在卷首还进行了特别推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免疫屏障的存在,长期仅限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情况下进行,但同胞(兄弟姐妹)间仅25% HLA相合几率。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同胞相合供者日渐匮乏,而中华骨髓库等非血缘供者库捐献成功率仅11%。因此,供者来源缺乏是Allo-HSCT领域长期未解决的重大难题。

临床亟待实现“父母供子女、子女供父母”等单倍型移植。黄晓军课题组从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等临床前期研究逐步建立、完善了国际原创的单倍型移植技术体系——“北京模式”,达到了与人类HLA相合同胞和非血缘供者移植等同的疗效。

单倍型的广泛应用随之带来新的科学问题。如一位恶性血液病患者同时拥有父母、HLA不合兄弟姐妹等单倍型供者,如何最优化供者选择,使恶性血液病患者复发率更低、移植物抗宿主病(即移植排异)更少、生存率更高?国际上尚缺该问题的系统研究。

课题组在1210例单倍型移植临床实践基础上系统研究发现:

1.年轻、男性供者移植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

2.父亲较母亲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

3.子女较同胞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

4.父亲较姐姐供者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

5.非母系遗传抗原(NIMA)不合同胞较父亲、非父系遗传抗原(NIPA)同胞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从而建立了单倍型移植供者“优化选择法则”。

《Blood》述评

与非血缘移植中HLA配型是供者选择首要原则不同,亲缘单倍型移植中供者选择对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相关死亡、复发率意义重大。

迄今对于供者年龄、性别、亲缘关系等选择原则知之甚少,而这篇研究论文在大量临床病例基础上提出的供者选择法则,可有效降低移植合并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该法则应在其他单倍型移植模式中进一步验证。鉴于“北京模式”覆盖全球50%以上单倍型移植病例,这对改善大量患者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