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上海交大Cell子刊发表胚胎干细胞研究新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4年08月22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报道:维甲酸(Retinoic Acid)来自维生素A,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们一直将维甲酸看作是散布在胚胎中的信号分子,胚胎根据其浓度来开启和关闭基因,赋予细胞不同的命运。由此可见,维甲酸内稳态是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这一物质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引起相应的先天畸形。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解析了维甲酸信号和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八月二十一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的黄钢教授和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李晓玲博士(音译Xiaoling Li)。
SIRT1是最保守的哺乳动物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研究人员发现SIRT1能使CRABPII(细胞维甲酸结合蛋白II)去乙酰化,从而实现对维甲酸信号和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调节。
研究显示,维甲酸会介导CRABPII(细胞维甲酸结合蛋白II)的K102位点发生乙酰化,令CRABPII在细胞核中积累,进而激活维甲酸信号通路。而SIRT1能与CRABPII发生互作并使其去乙酰化。(延伸阅读:Nature重要发现:让干细胞返老还童)
当细胞缺乏SIRT1时,CRABPII就会出现高度乙酰化,并且聚集在细胞核中。这会导致维甲酸信号增强,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加速。进一步研究表明,SIRT1缺陷的确与小鼠体内维甲酸信号增强和发育缺陷有关。
这项研究为人们展示了细胞中的维甲酸调控,强调了SIRT1在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黄钢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
研究方向:1. 肿瘤代谢机理与分子影像评价;2. 肿瘤疗效的代谢评价与靶点作用研究;3. 分子影像的绝对定量研究与图像融合。
学习经历:1978-1983: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1985-1988: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科学硕士;1998-2001:德国DRESDEN大学,医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1983-1985: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核医学科,住院医师;1988-1990: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治医师;1990-1992:法国JESOPH FOURIER大学医学院,FELLOW;1992-1994: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院PET中心,客座研究员;1994-1997: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1997-至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历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2003-2005:上海交通大学原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站长;2004-2006: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核医学研究所所长;2006-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即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
SIRT1-Mediated Deacetylation of CRABPII Regulates Cellular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and Modulates Embryon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