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中国科大陶余勇/李旭团队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字体: 时间:2022年01月13日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推荐:

  2020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2020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1HptA-HptS信号转导系统结合G6P信号前后的结构变化

陶余勇/李旭团队通过分别解析无底物状态和G6P结合状态的HptA结构,发现G6P可以结合于两个HptA蛋白间的缝隙中,并引起两个HptA蛋白相互靠拢。HptA蛋白与HptS蛋白细胞周质结构域(HptSp)的复合物结构显示,HptA可以通过组成型界面以及另一个可切换界面与HptS进行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不结合G6P的时候,HptA和HptSp远离膜的一侧结合,导致两个HptSp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当HptA结合了G6P以后,HptA与HptSp的结合位点切换至靠近膜的一侧,引发HptSp旋转,并使两个HptSp的C末端相互靠近,进而引发胞外信号向胞内转导。在上述结构发现的基础上,陶余勇/李旭团队结合对HptA和HptS突变体的生化和生长分析,提出了界面开关介导的G6P-HptRSA信号转导机制。上述研究结果为细菌的营养感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扩展了学界对TCS传递外部信号的激活模式的理解。

 

2HptA-HptS信号转导系统的可能激活机制

汪明星博士郭琼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1/13/1912080117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