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浙江大学:一种新的动物追踪集成技术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3年01月11日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推荐:
上述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金挺浩为第一作者,丁平教授为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
动物的运动不仅影响个体生存,塑造物种空间分布,而且能促进个体在不同亚种群之间的扩散,并能够通过授粉和种子传播促进基因流动,维持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方法发展迅速。而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往往需要权衡追踪器的重量,数据的精确度和连续性,以及整个数据获取系统的成本。这些因素也限制了GPS定位法在小型动物中的应用。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追踪中小型动物的集成技术,其核心为利用无人机搭载一台“生物性泛在网络”网关(即接收器)回收轻量GPS追踪器(3.7g)中的定位数据(图1)。为验证该系统性能及可行性,本研究在千岛湖陆桥岛屿系统中进行了固定测试和实地操作测试。固定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成功率在97%以上,定位平均精确度为10.4-23.3米,平均准确度为7.3-21.6米,可在600-1000米远处每秒回传6-72条记录。实地操作测试以6只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为追踪对象,测试定位成功率在98%以上,结果表明追踪期间松鸦活动范围在2公里以内。无人机与接收器的结合大大降低了野外工作量,且能够克服景观障碍、信号屏蔽问题,具备与其他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潜力,也可推广适用于大型动物或迁徙路径较固定的迁徙物种。该集成方法在种群生态学、集合种群生物学、群落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a)该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1)GPS追踪器由太阳能充电;2-4)智能手机/PC、接收器和追踪器通过蓝牙相互通信;5)接收器通过2G向云端传输数据;6)从云端查询和下载数据。(b)固定了GPS追踪器的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c)接收器固定在无人机的起落架之间。
上述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金挺浩为第一作者,丁平教授为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2041-210X.1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