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纳塑料的分析方法与环境效应综述论文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辑推荐:
为总结土壤环境中微/纳塑料检测分析、多介质迁移以及毒性效应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南京土壤所王芳研究员应邀在分析化学领域权威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Micro- and nanoplastics in soil ecosystems: Analytical methods, fate, and effects的综述论文
近年来,微/纳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识别和量化环境样品中的微/纳塑料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土壤环境样品中对微/纳塑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由于微塑料的类型、大小和化学性质丰富多样,缺乏统一的分析方法来描述土壤中微/纳塑料的特征,但是,识别、量化和表征环境中微/纳塑料的分析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为总结土壤环境中微/纳塑料检测分析、多介质迁移以及毒性效应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南京土壤所王芳研究员应邀在分析化学领域权威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Micro- and nanoplastics in soil ecosystems: Analytical methods, fate, and effects的综述论文。该文总结了土壤、植物、动物中微/纳塑料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微/纳塑料在不同介质间(气-土/植、土-水、土/水-植、土-生)的示踪表征技术与迁移机制,讨论了微/纳塑料污染对土壤生态功能毒性效应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1)关注自然环境中微/纳塑料的真实浓度类型、形状和大小;(2)开发示踪土壤-植物系统中微/纳塑料的多界面迁移和转化的新技术;(3)发展深入评价微/纳塑料对土壤生物潜在毒性的新方法,为评估与控制土壤中微/纳塑料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王宇与副研究员相雷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芳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蒋新研究员、骆永明研究员、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Wulf Amelung院士、亚琛工业大学Andreas Schaeffer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的Martin Elsner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甘剑英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杰出学者Dami Barcel 教授等为该文主要共同作者。该论文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rac.2023.117309
图1 图文摘要
图2 土壤和植物中微/纳塑料的纯化、分离和表征方法
图3 微/纳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多界面迁移途径
图4 植物对纳塑料的吸收途径和运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