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束缚应激对抑郁小鼠模型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及代谢的影响:探寻抑郁治疗新方向

《BMC Microbiology》: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affects the diurnal rhythms of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sm in a mouse model of depress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10日 来源:BMC Microbiology 4

编辑推荐:

  为探究抑郁状态下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特征及相关代谢通路,重庆医科大学研究人员以慢性束缚应激(CRS)诱导 C57BL/6J 小鼠抑郁样行为,经检测发现 CRS 改变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及代谢,这为理解抑郁机制和治疗提供新视角。

  在当今社会,抑郁症如同隐匿在人群中的 “心灵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全球约 3.5 亿人的生活。它不仅让患者陷入情绪的泥沼,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还常常伴随着各种生理上的变化。其中,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逐渐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过往研究虽已揭示肠道微生物群在抑郁症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肠道微生物的昼夜节律在抑郁症中的特征,却如同被迷雾笼罩,鲜为人知。为了驱散这片迷雾,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与抑郁症之间的神秘联系,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开展了一项意义非凡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Microbiology》杂志上,为抑郁症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慢性束缚应激(CRS)诱导 C57BL/6J 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接着,运用开放场试验(OFT)和强迫游泳试验(FST)评估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随后,收集小鼠粪便样本,利用 16S rRNA 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粪便代谢物,并借助 R/RStudio 中的 MetaCycle 软件包分析微生物昼夜节律。

研究结果如下:

  1. CRS 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经过 4 周的 CRS 刺激,CRS 组小鼠在强迫游泳试验(F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在开放场试验(OFT)中,于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更短、移动距离更短,这些结果表明 CRS 成功诱导出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表型。
  2. 微生物群相对丰度全天波动: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在两组中均占优势。CRS 组中拟杆菌门的丰度在 ZT14 左右达到峰值,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属水平上,对照组中 Dubosiella 和 Akkermansia 呈现显著振荡,CRS 组中 Ileibacterium 在 ZT2 和 ZT6 最为丰富,之后逐渐减少。
  3. 两组微生物组成差异随时间变化:在不同时间点分析两组微生物差异发现,在 ZT2、ZT6 和 ZT14,对照组的 Ace 和 Shannon 指数更高;在门水平,CRS 组与对照组在 ZT2、ZT6、ZT18 和 ZT22 的微生物组成差异显著;在属水平,除 ZT10 外,其他时间点两组的微生物群组成均有显著差异。
  4. CRS 改变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在门水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两组中均呈现昼夜节律模式,CRS 组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 Patescibacteria 也表现出节律性。在属水平,Enterorhabdus 和 Candidatus_Saccharimonas 在两组中均有昼夜节律,对照组中 Dubosiella 和 Romboutsia 具有节律性,而 CRS 组中 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s 和 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 呈现节律性。
  5. 两组粪便代谢物差异:与对照组相比,CRS 组在光照期(ZT2、ZT6 和 ZT10)有 357 种粪便代谢物发生变化,黑暗期(ZT14、ZT18 和 ZT22)有 197 种代谢物改变。KEGG 富集分析显示,光照期差异代谢物主要与色氨酸代谢等相关,黑暗期则与血清素能突触等代谢途径相关。
  6. 相关性分析:在对照组中,Dubosiella 的丰度变化与色氨酸和半乳糖代谢相关;在 CRS 组中,Parabacteroides 的相对丰度与多种代谢途径相关,如血清素受体激动剂 / 拮抗剂、轴突再生和色氨酸代谢等。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意义重大。该研究强调了观察抑郁症状态下微生物组昼夜振荡的重要性。微生物组的节律性可能通过调节不同的代谢途径影响宿主,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在昼夜不同阶段的变化,或许是导致抑郁症患者症状波动的潜在原因之一。Dubosiella 在对照组和 CRS 组中的差异,以及 Parabacteroides 的节律性变化,都为深入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研究也指出了局限性,如缺乏人体样本验证、未评估昼夜行为等,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这项研究为抑郁症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有望推动抑郁症治疗和干预措施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抑郁症患者看到康复的希望。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