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 circANKRD17 编码新蛋白激活 PPAR 通路调控肌内脂肪代谢:开启肉质改良与肥胖研究新征程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A novel protein encoded by porcine circANKRD17 activates the PPAR pathway to regulate intramuscular fat metabolism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10日 来源: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6.3

编辑推荐:

  为探究环状 RNA(circRNAs)在脂质代谢中的调控机制,华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猪肌内脂肪(IMF)代谢相关研究。他们发现 circANKRD17 可通过 PPAR 通路调节脂质代谢,其编码的新蛋白也参与其中。该研究为改善肉质及研究人类肥胖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在猪肉品质的评估体系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猪肉的色泽、风味、鲜嫩度以及大理石花纹等感官品质紧密相连。不同猪品种间,IMF 含量差异显著,比如中国地方猪种普遍比西方商业猪种的 IMF 含量更高,肉质也更优。以典型的脂肪型猪种蓝塘猪(Lantang,LT)和瘦肉型猪种长白猪(Landrace,LW)为例,蓝塘猪凭借着出色的大理石花纹和高 IMF 含量,肉质明显优于长白猪。而且,猪的生理结构和人类相似度高,是研究脂肪代谢的理想模型,对深入探索人类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疾病意义重大。
近年来,非编码 RNA(non-coding RNAs,ncRNAs)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备受关注,其中就包括环状 RNA(circRNAs)。circRNAs 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 RNA 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以往人们多关注其作为 miRNA 海绵、参与亲本基因转录调控、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非编码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研究发现 circRNAs 具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只是 circRNA 编码的蛋白质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至今仍迷雾重重。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最终他们发现,circANKRD17 是脂质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其编码的蛋白质在脂肪生成和脂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成果为深入了解高 IMF 含量猪种的代谢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改善肉质、研究人类肥胖相关疾病开辟了新方向。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上。

研究人员在探索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对 20 头健康的 LT 和 LW 仔猪(各 10 头)的背最长肌组织进行采样,获取研究样本。接着,综合运用 circRNA 测序(circRNA-seq)和核糖体分析测序(Ribo-seq)技术,筛选具有编码潜力的 circRNA。然后,借助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 LT 和 LW 仔猪 IMF 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此外,还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对肌肉组织中的脂质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

研究人员首先从猪肌肉组织中筛选出具有编码潜力的 circRNA。他们利用 CIRCexplorer2 软件预测了 25295 个 circRNA 候选分子,结合核糖体分析测序,最终确定了 18 个具有编码潜力的 circRNA。其中,circANKRD17 在 LT 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一发现暗示它可能与猪的 IMF 代谢存在关联。

基于单细胞 RNA 数据,研究人员发现 LT 和 LW 仔猪的 IMF 细胞存在 477 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显著富集于 PPAR 信号通路。像 FABP4、FABP5、CPT1A 和 UBC 等通路基因,在 LT 仔猪中的表达水平更高。同时,脂质代谢组学分析显示,LT 和 LW 猪背最长肌的脂质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LT 猪中 23 种酰基肉碱(ACar)显著上调,这与 CPT1A 的高表达相契合,表明 LT 猪在脂肪酸转化为酰基肉碱的过程更为活跃。

在对 circANKRD17 的特征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其在小鼠中的头 - 尾剪接结构,通过与数据库比对发现其序列具有一定保守性。circANKRD17 对 RNase R 消化具有抗性,且半衰期超过 24 小时,比其线性亲本基因更稳定,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核,在脂肪细胞中稳定且大量表达。

为深入探究 circANKRD17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体外实验。构建过表达载体 OE-circANKRD17 和干扰片段 si-circANKRD17-1 转染 3T3-L1 前脂肪细胞。结果发现,过表达 circANKRD17 显著增加了脂滴数量、甘油三酯含量,同时上调了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如 CEBPα)、脂肪酸转运(如 FAT1、FABP4、FABP5)、脂肪酸合成、水解和氧化(如 FASN、LPL、CPT1A)、甘油三酯合成(如 DGAT2)以及脂滴形成和成熟(如 PLIN3)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而干扰 circANKRD17 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在体内实验中,研究人员构建了携带短发夹 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 LV-sh-circANKRD17,注射到 6 周龄 C57BL/6 小鼠体内。在高脂饮食组中,LV-sh-circANKRD17 显著降低了小鼠腓肠肌中 circANKRD17 的表达,减少了肝脏中的脂滴含量,抑制了脂肪细胞分化、脂肪酸转运、合成、氧化、甘油三酯合成以及脂滴成熟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表明 circANKRD17 在体内脂质代谢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 circANKRD17 可编码一个由 571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构建 pCD3.1-circANKRD17-Flag 过表达载体转染 3T3-L1 细胞后,发现过表达该蛋白增加了细胞内脂滴数量,上调了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证实 circANKRD17 编码的蛋白能够影响脂质代谢。

综合来看,该研究成功鉴定出 circANKRD17 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其编码的蛋白质对脂肪生成和脂质代谢贡献显著。这不仅为理解高 IMF 含量猪种的代谢特征点亮了一盏明灯,也为优化动物育种策略、提高肉质品质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由于猪和人类在脂肪代谢方面的相似性,该研究成果还为人类肥胖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崭新思路,有望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在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