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质膜与核内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信号在癌症中的作用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Plasma membrane and nuclear 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 signalling in cancer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2月10日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3.9
编辑推荐:
本文系统阐述了PI(4,5)P2在癌症转移中的双重调控机制:通过质膜(PM)调控细胞骨架(F-actin)重组和侵袭伪足形成,同时通过核内相分离(LLPS)影响转录因子(如p53)和染色质重塑。作者创新性提出PI(4,5)P2在细胞质/核区室化中的动态平衡模型,为HPV相关肿瘤(HNSCC、宫颈癌)的靶向治疗(如PI3K抑制剂)提供新视角。
作为最丰富的磷酸肌醇,PI(4,5)P2通过两种关键途径驱动癌症转移:在质膜内叶,其与鞘磷脂/胆固醇共同形成脂筏微域,招募NWASP/Arp2/3复合物促进F-actin成核。当PIP5K/PIP4K异常激活时,PI(4,5)P2过度积累可增强侵袭伪足稳定性,通过MT1-MMP促进ECM降解。值得注意的是,头颈鳞癌(HNSCC)中PIK3CA突变导致PI(3,4,5)P3/PI(4,5)P2比例失衡,通过Akt信号加速肿瘤细胞迁移。
突破性研究发现核内PI(4,5)P2以非膜结构存在于核斑点和核仁中。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其与MPRIP、MED1等蛋白形成转录凝聚体,显著增强RNA聚合酶II(Pol II)的聚类效率。在HPV16阳性宫颈癌中,核PI(4,5)P2水平从CIN I期即持续升高,可能通过稳定p53乙酰化抵抗E6介导的降解,这种"表观遗传保护"机制为病毒致癌提供了新解释。
PI(4,5)P2代谢酶(如Synaptojanin-2)的核质穿梭创造了四种潜在致癌模式:高胞质/高核型(如HPV+肿瘤)通过协同激活PI3K和BRD4-MED1超级增强子驱动转移;而低胞质/高核型则可能通过核内肌动蛋白(G-actin)异常聚合导致染色质重构。冷冻电镜显示PI(4,5)P2疏水链可嵌入SF-1核受体结合口袋,揭示脂质-蛋白共价修饰的新调控维度。
尽管PI3K抑制剂(如Alpelisib)已用于临床,但针对核PI(4,5)P2的特异性调控仍具挑战。超分辨成像技术(dSTORM)证实,HPV相关肿瘤中PI(4,5)P2纳米簇的拓扑特征可能成为新型生物标志物。未来需开发能穿透核膜的小分子,或通过破坏MED1凝聚体来阻断致癌转录程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