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sychology》:Effect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on of loneliness and the mode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编辑推荐:
为探究父母心理控制(PPC)与大学生手机成瘾(MPA)关联的潜在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以孤独感为中介变量、体育活动为调节变量的研究。结果显示,PPC 正向预测 MPA,孤独感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活动调节孤独感对 MPA 的影响。该研究为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职业选择的迷茫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探索,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使得他们极易沉迷于手机。据统计,英国大学生手机成瘾率为 10%,西班牙为 12.1%,而中国更是高达 37.9% ,手机成瘾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以往研究虽已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存在关联,但仍存在诸多未深入探究的问题。一方面,过往研究多聚焦于青少年群体,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关注不足;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且像体育活动这类保护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鲜少被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华南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 2022 年 4 月在山东省两所大学,通过便利抽样,利用问卷星平台收集数据。研究对象为 268 名中国大学生(平均年龄 = 20.58 岁,SD = 5.23 )。研究使用了父母心理控制问卷(PPCQ)、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体育活动水平量表(PARS - 3)和孤独感量表来测量相关变量,并控制了性别、年级等因素。
研究结果如下: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通过 Harman 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说明研究数据较为可靠。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父母心理控制与手机成瘾、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体育活动呈显著负相关。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体育活动与孤独感、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这些相关性为后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奠定了基础。
调节中介效应检验 :在控制性别和年级后,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孤独感(B = 0.127,p = 0.001 ),孤独感正向预测手机成瘾(B = 0.198,p = 0.003 ),父母心理控制也正向预测手机成瘾(B = 0.083,p = 0.034 ),表明孤独感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体育活动与孤独感的交互作用对手机成瘾有显著影响(B = -0.010,p = 0.035 ),即体育活动调节了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体育活动水平低的个体,孤独感正向预测手机成瘾(B = 0.043,p = 0.003 );而对于体育活动水平高的个体,这种关联不显著。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构建的调节中介模型,深入揭示了父母心理控制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机制。孤独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这符合心理控制起源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即过度的父母心理控制会破坏孩子的心理需求满足,导致孤独感增加,进而促使孩子通过手机寻求补偿,增加手机成瘾的风险。同时,体育活动的调节作用表明,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这一发现与社会支持理论、情绪调节理论等相符,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社交关系,改善情绪状态,还能增强心理韧性,提升个体应对孤独感的能力。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建议家长调整教养策略,减少心理控制;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降低孤独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手机成瘾的发生。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依赖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偏差、研究设计为横断面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样本量有限且抽样方法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等,未来研究可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