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白蛋白标记技术实现内皮屏障破坏的靶向近红外二区成像

《SCIENCE ADVANCES》:In situ albumin tagging for targeted imaging of endothelial barrier disrup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15日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编辑推荐:

  本研究创新性开发了一种具有双meso-Cl结构的近红外二区(NIR-II)染料NIR-940,通过高效共价结合内源性白蛋白(Albumin),在生理条件下原位构建荧光蛋白(FP),实现了对血脑屏障(BBB)、血皮肤屏障(BSB)、血肿瘤屏障(BTB)等多种内皮屏障(EB)破坏的高对比度动态成像。该技术克服传统外源靶向剂(如抗体偶联染料)易被酶降解或免疫捕获的缺陷,为疾病机制研究和治疗评估提供了安全精准的影像学工具。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内皮屏障(EB)作为维持机体稳态的关键结构,其破坏与神经系统疾病、肿瘤转移等多种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传统成像技术如磁共振(MRI)存在成本高、分辨率有限等问题,而基于白蛋白(Albumin)泄漏的靶向成像策略因缺乏高效标记手段尚未突破。本研究通过理性设计NIR-II染料,首次实现内源性白蛋白的原位标记,为EB动态监测开辟新途径。

分子设计与验证
团队合成具有双meso-Cl结构的非甲基菁染料NIR-940,其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中氯原子贡献显著,促进与白蛋白疏水口袋中半胱氨酸(Cys461/Cys462)的共价结合。竞争实验显示,NIR-940在37°C下1分钟内即可完成结合,结合效率达86.6%,显著优于传统染料IR-808和CO-1080。高分辨质谱(HRMS)证实其存在单/双氯取代两种结合模式,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双位点结合构象最稳定。

成像性能优化
在光血栓卒中(PTS)模型中,NIR-940标记的白蛋白(SBFP-940)在BBB破坏区域呈现超高信背比(SBR>4),成像窗口长达24小时,且无信号扩散现象。对比实验表明,IR-808因非共价结合过强导致皮肤背景信号高,而CO-1080结合缓慢导致靶向效率不足。通过调控激光照射时间(3-20分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BBB模型,SBFP-940可精准区分轻度(SBR=6.3)至重度(SBR=13.4)破坏。

多屏障应用验证
该技术成功拓展至多种EB模型:

  1. 皮肤血管屏障:在背部光损伤模型中,SBFP-940于2小时达到峰值SBR(13.4),清晰显示水疱形成区域;
  2. 血肿瘤屏障:在4T1移植瘤中,破坏组较对照组提前6小时出现肿瘤富集(P<0.0001);
  3. 血睾屏障:43°C热损伤后,睾丸区域荧光强度较对照提升3倍;
  4. 肠血管屏障:结肠炎模型显示48小时后仍保持特异性信号(SBR=4.2)。

机制与优势
shotgun蛋白质组学揭示NIR-940可同时结合白蛋白多个硫醇位点(Cys384/Cys393),形成"微反应器"增强荧光。相较于临床试剂吲哚菁绿(ICG)的非共价结合,该技术具有三大优势:① 避免外源白蛋白的免疫风险;② 通过内源白蛋白自然分布实现全器官覆盖;③ 双氯结构保障标记稳定性。

临床转化前景
该技术为卒中早期诊断(1小时即可检测BBB渗漏)、肿瘤药物递送评估提供了新型分子工具。未来可通过调控染料结构实现不同分子量示踪剂的开发,从而区分EB通透性的细微变化。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