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芬氏凤头鹦鹉创新性食物调味行为研究:突破认知,填补动物行为学空白

《Current Biology》:Innovative flavoring behavior in Goffin’s cockatoos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19日 来源:Current Biology 8.1

编辑推荐:

  为探究非人类动物食物制备行为,维也纳兽医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戈芬氏凤头鹦鹉(Cacatua goffiniana)食物调味行为研究。结果发现部分鹦鹉会用大豆酸奶给食物调味,且有偏好。该研究为动物食物调味行为提供实验证据,补充了相关文献 。

  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领域中,非人类动物的食物制备行为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但相关研究却极为稀缺,大多还停留在轶事记录层面,缺乏深入的实验探究和严谨的分析。以往,虽然有对动物某些行为的观察,可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始终存在诸多疑问。比如,动物的一些看似奇特的进食行为,究竟是偶然为之,还是有着特定的功能和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非人类动物的食物制备行为,来自维也纳兽医大学(University of Veterinary Medicine Vienna)、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和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的 Jeroen Stephan Zewald 和 Alice Marie Isabel Auersperg 展开了对戈芬氏凤头鹦鹉(Cacatua goffiniana)的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戈芬氏凤头鹦鹉存在一种创新性的食物调味行为,它们会将食物浸入大豆酸奶中,以此为食物增添风味。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它为动物界的食物调味行为提供了首个实验证据,极大地补充了现有关于非人类动物食物制备行为的稀少文献,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动物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些行为在动物生存和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该研究成果发表于《Current Biology》。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技术方法。首先,通过视频记录观察鹦鹉的行为,详细记录鹦鹉是否有浸泡食物的行为、频率、所浸泡的食物种类、浸泡的介质以及食物在介质中停留的时间等信息。其次,设计了食物偏好测试和颜色偏好测试,来探究鹦鹉对不同食物组合以及颜色的偏好情况。最后,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因素对鹦鹉行为的影响。

酸奶浸泡行为及其功能


研究人员在观察中发现,两只戈芬氏凤头鹦鹉 Irene 和 Renki 偶然将煮熟的土豆块浸入蓝莓味大豆酸奶中。为进一步探究这种行为的功能和频率,研究人员进行了 14 次额外的早餐观察。在观察中,为鹦鹉提供一个食物碗和三种潜在的浸泡介质,即淡水、蓝莓味大豆酸奶和中性大豆酸奶(作为无味质地对照) 。18 只鹦鹉中有 9 只将食物浸入酸奶中,面条被浸泡的频率高于土豆,且鹦鹉更倾向于将食物浸入蓝莓味酸奶而非中性酸奶中,同时它们也更爱吃蓝莓味酸奶。
研究人员对浸泡行为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排除了溺水猎物、清洁食物、液体运输以及促进吃酸奶等功能的可能性。由于食物在酸奶中停留的时间(平均 3.2 秒 ±0.9)显著短于之前研究中面包干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平均 22.9 秒 ±25.5),且食物本身已煮熟变软,也从未在水中浸泡过,因此浸泡食物的功能也不太可能。而鹦鹉对蓝莓味酸奶的偏好,更支持其浸泡行为是为了调味这一功能。此外,通过单独的颜色偏好测试,发现鹦鹉对类似酸奶颜色的选择概率与随机选择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它们的浸泡觅食偏好不能仅用颜色偏好来解释。

组合偏好


鹦鹉在酸奶中浸泡食物的行为与之前观察到的在水中浸泡面包干的行为有所不同。在浸泡面包干时,鹦鹉会放下食物等待其吸收水分;而在酸奶中浸泡食物时,大多数个体会按压、滚动和拖动食物,使食物上沾上更多酸奶,并且通常会一起食用食物和酸奶,而不会先舔掉酸奶 。为了解浸泡食物的鹦鹉是否更喜欢食物与酸奶的组合,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三选一任务。结果发现,鹦鹉对土豆和面条与酸奶组合的选择概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面条,选择组合的概率略高于随机水平,而对于土豆则低于随机水平。这表明鹦鹉似乎更喜欢固体食物和蓝莓味酸奶的特定组合,而不仅仅是酸奶的味道。

觅食创新


此前研究发现,同一群戈芬氏凤头鹦鹉中只有部分个体有在水中浸泡面包干的行为,此次也只有 9 只鹦鹉在酸奶中浸泡食物,且在野外未观察到这种浸泡行为,这表明这可能是一种创新行为。有趣的是,只有两只个体在之前的研究中在水中浸泡面包干,在本次研究中又在酸奶中浸泡食物,且这两只个体的浸泡技术与其他仅在酸奶中浸泡食物的个体不同 。新的觅食技术创新与各种认知特征相关,戈芬氏凤头鹦鹉的创新行为可能反映了它们的一些认知能力,如延迟满足、顺序解决问题和初步规划能力,这对它们作为机会主义者和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岛屿物种的生活方式有益。
在结论与讨论部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为圈养的戈芬氏凤头鹦鹉存在创新性食物调味行为提供了有力证据。此前,食物调味行为仅在日本猕猴中有过报道,但未经过严格的实验控制和定量分析,无法排除其他解释。而本次研究在圈养环境下,通过实验控制排除了多种可能的替代解释,明确了鹦鹉行为的食物调味功能,并且展示了同一群鹦鹉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浸泡创新行为(浸泡和调味)。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动物食物调味行为提供了首个实验证据,还将有助于补充和完善非人类动物食物制备行为的相关研究,推动人们对动物行为学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