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拉曼光谱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成像技术的比较及拉曼技术未来应用的系统评价

《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Discussion on the comparison of Raman spectroscop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lated imaging techniques and the future applications of Raman technology: a systematic review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5日 来源: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2.1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比较了拉曼光谱(Raman)与传统心血管疾病(CVD)成像技术(MRI/PET/CTA等)的优劣,重点阐述了拉曼技术(含SERS/CARS/SRS等)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检测、细胞代谢示踪及血管靶向成像中的独特优势。作者团队创新性提出拉曼技术凭借其无标记(label-free)、高分辨率(200-500 nm)和非辐射特性,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的革命性工具,尤其适用于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炎症因子(ICAM-1/VCAM-1)等关键生物标志物。

  

拉曼技术的原理与分类

拉曼光谱技术基于光子与分子非弹性散射产生的频率偏移现象,通过检测斯托克斯(Stokes)和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散射光,可获取分子振动指纹图谱。传统拉曼技术虽具有无标记检测优势,但信号强度受限于荧光背景干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通过金属纳米结构(金/银/铜)将信号放大106倍,实现单分子检测;相干拉曼光谱(CRS)技术中,受激拉曼散射(SRS)通过双光束共振消除非共振背景,而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利用四波混频产生高强度信号,适用于深层组织成像。尖端增强拉曼光谱(TERS)结合扫描探针技术,可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

拉曼与其他成像技术在CVD中的对比

生物标志物靶向检测

传统磁共振成像(MRI)依赖钆/锰对比剂标记氧化特异性表位(OSEs),但存在分辨率低(0.1-1 mm)和长时程成像缺陷。相比之下,SERS采用抗体功能化金纳米探针(BFNP)可同步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ICAM-1、VCAM-1和P-选择素,灵敏度提升6个数量级。实验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区域的SERS信号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无需光漂白校正。

细胞靶向检测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使用18F-FDG等放射性示踪剂监测巨噬细胞代谢,但空间分辨率仅5 mm且存在辐射风险。CARS通过CH2键振动(2847-2915 cm-1)精准示踪巨噬细胞内脂滴累积,揭示miRNA-33通过自噬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SRS在d31-棕榈酸摄取实验中展现更优对比度,能动态追踪单个巨噬细胞24小时内的脂质异位过程。

组织特异性检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虽可分析斑块内胆固醇酯分布,但受水分子干扰且分辨率仅10 μm。CARS联合和频生成(SFG)技术实现胶原纤维与脂质沉淀的无标记三维成像,在兔主动脉模型中成功区分增生内膜与正常中膜结构。值得注意的是,CARS采用近红外激发波长可减少光损伤,但需平衡光谱范围与采集时长。

血管靶向检测

近红外荧光(NIRF)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虽能定位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s),但无法解析化学成分。拉曼导管技术已实现人体动脉斑块的实时化学成分分析,如通过2930 cm-1处的C-H键伸缩振动区分稳定/易损斑块。相比血管内超声(IVUS),拉曼技术对钙化阴影不敏感,且能识别传统CT血管造影(CTA)难以检测的弥漫性病变。

拉曼在晚期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在冠心病(CHD)诊断中,SERS通过尿液miRNA-29a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比值变化预测心肌梗死风险。急性心肌梗死(AMI)时,SERS竞争免疫分析法对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检测限比肌钙蛋白I(cTnI)提前2小时。对于罕见病如法布里心肌病,CARS可捕捉心内脂质代谢异常。在主动脉瘤小鼠模型中,多模态拉曼成像清晰显示弹性蛋白纤维(绿色)与胶原纤维(红色)的空间重构关系。

未来展望

拉曼技术通过与人工智能(AI)算法结合,有望突破复杂生物样本的光谱解析瓶颈。当前挑战在于提高导管式拉曼的临床适用性,并开发靶向特定通路(如炎症信号CXCR4)的智能纳米探针。随着TERS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渗透,单细胞水平的分子事件解析将成为可能,为精准医疗提供全新维度。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