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噪声无处不在,从城市街道的车水马龙,到建筑工地的嘈杂声响,看似平常的噪声,实则隐藏着巨大危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都已明确指出,噪声污染会对人类健康的多个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引发心血管疾病,还会影响认知功能等。然而,尽管噪声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公众却可能并未充分意识到其危害。如今,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YouTube 作为全球第二大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那么,YouTube 上关于噪声污染的信息是否足够全面、准确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社交媒体描绘噪声污染对沟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杂志上。
研究人员从 YouTube 上搜索 “noise pollution”,筛选出观看次数最多的 100 个英文视频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描述性统计、Mann - Whitney U 检验、Fisher 精确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等方法。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来探究 YouTube 视频中噪声污染内容的特征;接着,利用 Mann - Whitney U 检验分析消费者和专业人士上传视频在观看次数、点赞数和视频时长方面的差异;最后,运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两类视频在内容主题呈现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