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丝瓜籽氮掺杂碳点的绿色合成及其对Fe3+的高灵敏检测与生物应用研究

《Journal of Fluorescence》:Facile Synthesis of N-Doped CDs from Ridge Gourd Seeds for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Fe3+ Ion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6

编辑推荐:

  来自国内的研究人员通过水热法从丝瓜籽中制备氮掺杂碳点(N-CDs),系统表征其光学特性与稳定性,成功构建新型荧光探针。该探针可特异性识别Fe3+(检测限67.3 nM),并实现EDTA介导的信号逆转,MTT实验证实其低细胞毒性(75 μg/mL时存活率94.3%),为环境监测与生物医学检测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创新性地利用丝瓜籽(ridge gourd seeds)通过水热法制备出氮掺杂碳点(N-CDs),经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多维表征显示,所得N-CDs具有4.72±0.2 nm的均一粒径和11.8%的量子产率。这些"纳米荧光卫士"展现出优异的水分散性和激发波长无关的荧光特性,在pH变化、高盐环境及持续光照下保持稳定。研究发现其对Fe3+具有特异性荧光猝灭效应,在0-20 μM范围内呈现线性响应(R2=0.9899),且该过程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逆转。更令人振奋的是,人结肠癌细胞(HCT 116)实验证实其生物相容性优异——75 μg/mL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高达94.3±1.8%,为生物成像和环境重金属检测开辟了绿色新途径。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