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核病中CD4+ T细胞功能障碍与细菌复燃的关联机制研究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Nature Communications》推荐:结核病控制失败的关键机制尚不明确。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团队通过建立C7→TCRα过继转移模型,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首次揭示慢性结核感染中CD4+ T细胞出现衰老(senescence)和耗竭(exhaustion)表型,其PD-1hiTIM-3+终末耗竭亚群与细菌负荷呈正相关。该研究为理解结核复发提供了免疫学新视角。

  

结核病至今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尽管人类早在20世纪就研发了疫苗、诊断方法和抗生素,但全球约25%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后,仍有5-10%会发展为活动性疾病。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部分患者在感染初期能有效控制病原体,却在慢性感染阶段突然出现细菌复燃(recrudescence)。这背后是否藏着免疫系统"叛变"的秘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Evelyn Chang、Kelly Cavallo和Samuel M. Behar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如同免疫侦探般揭开了CD4+ T细胞功能障碍与结核复发的因果迷局。

研究人员采用C57BL/6小鼠模型和创新的C7→TCRα过继转移系统,结合流式细胞术、RNA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对慢性结核感染过程中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进行追踪。实验涉及ESAT-6特异性T细胞受体转基因(TCRtg)小鼠的构建,通过肺部组织分离、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和TCR克隆型分析,系统评估了感染不同阶段的免疫细胞动态。

"CD4+ T细胞功能障碍与慢性结核病细菌复燃相关"的结果部分揭示了四个关键发现:

  1. 过继转移模型揭示耗竭表型
    通过将ESAT-6特异性C7 TCRtg T细胞转移至TCRα KO小鼠,研究者发现随着感染时间延长(25周后),CD4+ T细胞逐渐丧失IL-2、TNF和IFNγ生产能力,同时PD-1TIM-3共抑制受体表达升高。这些细胞表现出典型耗竭特征:转录组中TOX、NR4A家族基因上调,与肿瘤和慢性病毒感染中的CD8+ TTEX细胞高度相似。

  2. 衰老与耗竭的双重打击
    RNA-seq分析意外发现p53通路和缺氧反应信号激活。PD-1hiTIM-3-细胞显著富集衰老相关基因标记(如p16),而PD-1hiTIM-3+细胞则呈现经典耗竭特征。这提示慢性感染中CD4+ T细胞可能经历两种不同的功能障碍路径。

  3. 多组学解码肺部T细胞景观
    scRNA-seq将肺实质CD4+ T细胞分为13个簇,其中仅3-4%的Cluster 5细胞保持真正的多功能性(同时表达IFNγ、TNF和IL-21)。值得注意的是,与Cluster 5共享TCR克隆型的Cluster 2细胞虽抗原特异性相同,却表现出效应功能下降和耗竭标记物(HAVCR2、LAG3)上调,揭示克隆内功能异质性。

  4. TCR亲和力决定命运分歧
    高亲和力的C24 TCRtg T细胞更易分化为PD-1+TIM-3+终末耗竭表型并维持IFNγ分泌能力,而低亲和力C7细胞则偏向TCF-1+祖细胞样耗竭状态。单细胞分析进一步证实,不同亲和力T细胞会分化为具有独特转录特征的亚群。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描绘了慢性结核感染中CD4+ T细胞的功能演变图谱。作者提出"正向反馈循环"模型:持续抗原刺激导致T细胞耗竭→控制力下降→细菌增殖→更强化T细胞耗竭。该机制不仅解释了为何部分患者会在长期潜伏后突然发病,更为重要的是,它提示针对T细胞功能障碍(如PD-1/TIM-3通路或衰老相关靶点)的干预可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研究同时挑战了传统认知——即便在慢性感染晚期,肺组织中仍存在少量多功能性T细胞(Cluster 5),这为开发"免疫唤醒"疗法提供了精确靶点。

值得注意的是,与肿瘤免疫治疗中直接阻断检查点不同,该研究发现PD-1在结核感染中可能扮演着"免疫平衡器"角色,这解释了为何PD-1敲除小鼠反而会早死。这种精细调控的生物学特性提示,未来治疗策略需要更精准地区分耗竭程序中的保护性和病理性成分。这项研究为理解慢性感染免疫调控树立了新范式,其发现可能拓展至其他持续性感染疾病的研究领域。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