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将生物多样性从事后考量转变为森林恢复的关键成果
《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Moving biodiversity from an afterthought to a key outcome of forest restoration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如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森林恢复实践中,指出当前全球森林恢复行动在生物多样性成效上的巨大落差。作者团队分析了不同恢复方法(如自然再生NR、辅助自然再生ANR、恢复性种植)对多维度生物多样性(分类学、功能、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出通过明确生物多样性目标、改进监测技术(如环境DNA、生物声学)、创新融资机制(生物多样性信用Biodiversity Credits)等策略,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中2030年30%退化生态系统有效恢复的目标。
当前全球森林恢复主要采用单一树种种植(占波恩挑战承诺的近50%),这种以实用功能为导向的方法导致生物多样性收益低下。相比之下,自然再生(NR)在低干扰条件下能更有效地恢复多分类群多样性,但其恢复速度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巴西大西洋森林的研究表明,辅助自然再生(ANR)通过控制入侵草种可使生物多样性恢复速度提升40-60%。而恢复性种植在种子扩散受限物种(如大型种子树种)和严重退化场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哥斯达黎加的长期监测显示,经过16-18年恢复,主动种植区域的森林特有种丰富度比自然再生区高35%。
热带次生林的长期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恢复呈非线性特征:分类学丰富度(如鸟类物种数)通常在20-25年内快速恢复,但群落组成相似性(β多样性)需要更长时间。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经历过短期轮耕的土地生物多样性恢复速度是长期牧场的2.3倍,这源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种子库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功能多样性(如鸟类摄食集团)的恢复快于物种组成,但系统发育多样性(如Faith's PD指数)的滞后可能持续超百年,这与后期演替物种的扩散限制密切相关。
周边森林覆盖率是预测恢复成效的核心指标——当景观森林覆盖>30%时,动物传播种子贡献率提升58%。土地历史利用强度通过改变土壤压实度(降低40-60%孔隙度)和除草剂残留(某些场地检测到>5ppm草甘膦)产生持久影响。种子来源的遗传多样性同样关键,巴西的案例显示,采用多母株采种策略可使恢复林分的期望杂合度(He)提高22%,显著增强气候适应力。
新兴技术正在变革监测范式:激光雷达(LiDAR)与高光谱成像结合可识别85%的冠层树种,而环境DNA技术能检测土壤中>2000种微生物。政策层面,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要求2021-2035年恢复项目必须包含生物多样性指标,欧盟《生物友好型造林指南》则明确禁用入侵树种。市场机制中,生物多样性信用(如EDGE物种保护信用)与高质量碳信用捆绑的模式,有望解决80%恢复项目因资金短缺在30个月内终止的困境。
实现GBF目标需要:1) 在EDGE物种分布区(如新喀里多尼亚)优先恢复;2) 采用空间模式化补植(如带状种植)促进动物扩散;3) 建立区域种质资源网络(如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D4R系统);4) 将恢复成效与民生改善挂钩,如马达加斯加项目通过恢复区就业使社区盗猎压力降低72%。正如IPBES评估报告强调,只有将生物多样性作为核心设计参数而非宣传噱头,森林恢复才能真正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物种灭绝的双重危机解决方案。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