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成年期:关乎健康福祉的关键转型期 —— 深度洞察与研究意义

《BMC Global and Public Health》:Young adulthood: a transitional period with lifelong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BMC Global and Public Health

编辑推荐:

  青年成年期(16 - 40 岁)健康常被科研忽视,却面临抑郁、肥胖、生殖问题等挑战。为探究其健康状况,研究人员将生命历程理论与复杂系统方法结合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需关注多方面健康问题,此研究对个体及社会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在人生的长河中,青年成年期(16 - 40 岁)是一段独特而关键的时光。在这个阶段,人们经历着从校园走向社会、组建家庭等重大人生转变。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时期的健康问题却长期被科研界忽视。当前,青年成年群体面临着诸多健康挑战,像抑郁症和肥胖症的高发,在 2019 年,多个国家 15 - 34 岁青年成年人群中,抑郁症状和肥胖的发生率均超 10% 。此外,生殖障碍、不孕不育以及因高风险行为导致的高受伤率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当下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未来的身心健康、社会融入以及家庭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深入研究青年成年期的健康状况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哥本哈根大学公共卫生系哥本哈根健康复杂性中心(Copenhagen Health Complexity Center,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员 Naja Hulvej Rod 等人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将生命历程理论(Life course theory)与复杂系统方法相结合,对青年成年期的健康和福祉进行跨时间和尺度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Global and Public Health》上,为理解青年成年期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对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分析公开数据,如 Eurostat 的相关数据,获取青年成年群体抑郁症状、肥胖等健康问题的流行趋势。同时,研究还参考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文献,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深入探讨。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1. 抑郁症状和肥胖趋势:通过对 Eurostat 公开数据的分析发现,15 - 34 岁青年成年人群中,抑郁症状和肥胖的发生率较高,部分国家这两项指标在 2019 年都超过 10%。社交媒体等数字设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复杂,它与睡眠质量差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动态关系。此外,从 2014 - 2019 年,多数欧洲国家青年成年人群肥胖报告率上升。除了热量摄入和消耗失衡外,社会因素,如长期社会逆境与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也对肥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2. 生殖障碍和不孕不育:青年成年期怀孕相关疾病较为常见,如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会引发多种不良健康后果。全球范围内,约六分之一的成年人面临不孕不育问题,辅助生殖技术虽提高了成功率,但治疗过程艰难,且不同种族、民族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在获取治疗的机会和效果上存在差异。
  3. 青年成年期高受伤率:青年成年期全球受伤率较高,部分原因是运动损伤和高风险行为,如酒精或药物中毒。研究发现,成长于社会逆境家庭的青年男女受伤风险更高。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青年成年期的健康问题被相对忽视,然而这一时期却是进行干预、影响长期健康轨迹的关键窗口期。未来需要开展专门研究,聚焦青年成年期心理健康、肥胖、生殖健康、慢性疾病病因以及社会决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体健康,还对社会劳动力市场、福利体系以及下一代的成长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减少终身脆弱性和健康不平等现象,为青年成年群体创造更健康的未来。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