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Stealth and deception: Adaptive motion camouflage in hunting broadclub cuttlefish
编辑推荐:
为探究捕食者在移动时如何保持伪装,研究人员以宽鳍乌贼(Sepia latimanus)为对象开展研究。发现其利用 “传递条纹” 伪装狩猎动作,降低猎物蟹的反应概率,该研究揭示了新的运动伪装形式,为理解捕食者 - 猎物互动提供新视角。
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生存博弈一直是生态系统中引人入胜的话题。对于捕食者而言,在追捕猎物时,既要积极行动,又要避免被猎物察觉,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运动往往会打破伪装,使捕食者暴露行踪。许多捕食者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比如,有些捕食者借助背景运动来隐藏自身行动,像悄悄靠近猎物的食蚜蝇、蜻蜓和猎鹰,它们能巧妙地匹配猎物视觉系统中的光流模式;还有些树栖动物,如藤蛇和竹节虫,会模仿风吹植被的摇摆动作。也有动物通过产生运动噪声来干扰猎物对其运动的检测、识别或解读,例如采用多变的运动方式、利用高对比度斑纹制造运动混淆(dazzle)、进行动态变色以及利用闪烁融合伪装等。然而,在野外环境中,关于运动伪装的实际证据却非常稀少,而且很少有研究在真实的生物互动场景中探究产生运动噪声作为伪装策略的有效性。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针对宽鳍乌贼独特的狩猎行为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想弄清楚宽鳍乌贼在接近蟹类猎物时,其头部和腕臂上向下传递的深色条纹是否是一种伪装策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对于理解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视觉互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开展此项研究,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实验室实验中,通过将岸蟹(Carcinus maenas)拴在跑步机上,利用定制的 MATLAB 脚本在液晶显示器(LCD)上展示不同的刺激图像,观察蟹的反应。在野外研究中,使用多摄像头装置拍摄宽鳍乌贼的狩猎过程,运用定制的运动检测算法模拟蟹所感知到的运动模式,还借助因果框架分析乌贼接近速度与条纹频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传递条纹展示对猎物反应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相比无条纹或有静止条纹的扩张刺激,带有向下移动条纹的扩张刺激更不容易引起猎物蟹的反应。这表明宽鳍乌贼的 “传递条纹” 展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捕食策略,能够增加其捕食蟹类时的成功率。
- 乌贼接近速度对条纹时间频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野外拍摄宽鳍乌贼的狩猎过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乌贼在接近猎物时会采用两阶段接近方式,在最后接近阶段才使用移动条纹。而且,乌贼的接近速度会影响条纹的时间频率,接近速度越快,条纹频率越高,而猎物大小、乌贼的大小和性别对条纹频率的影响较小。
- 条纹展示产生不寻常的运动模式:研究人员利用自定义的基本运动检测器(EMD)算法模拟蟹观察狩猎宽鳍乌贼时的运动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接近捕食者的径向对称运动模式不同,带有移动条纹的扩张椭圆能有效最小化接近刺激的径向扩张线索,产生向下的单峰运动模式,而 “叶形” 展示则产生双峰垂直运动模式。“传递条纹” 展示产生的运动强度比 “叶形” 展示平均强九倍,且其加权平均合成矢量对齐度更高,进一步证明这种展示能产生独特的运动模式,有助于伪装。
研究结论表明,宽鳍乌贼在狩猎蟹类猎物的最后阶段,采用了一种此前未被描述的策略 ——“传递条纹” 展示。这种策略并非试图最小化与接近相关的扩张运动线索,而是通过产生强烈的向下运动,用非威胁性的条纹运动掩盖捕食者接近的威胁性运动线索。这一发现为理解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视觉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揭示了一种独特的运动伪装形式,对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让人们认识到,在捕食者与猎物的长期进化博弈中,生物能发展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适应策略,这也为后续研究其他生物的类似行为提供了参考范例,启发研究者从更多角度探索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