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期间国际学生压力源的多维解析:一项基于日本广岛大学的质性研究

《BMC Public Health》:Stresso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3.5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为探究COVID-19大流行对国际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影响,广岛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NVivo主题分析法,系统揭示了该群体面临的跨个人(如经济压力)、人际(如排外言论)和个人内部(如感染恐惧)三重压力源。这项发表于《BMC Public Health》的研究为未来公共卫生危机中针对国际学生的政策支持与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COVID-19的阴霾笼罩全球,国际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异国他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应对常规的学业压力和文化适应问题,还在疫情封锁、旅行限制和社会情绪变化的多重夹击下陷入更复杂的困境。尽管已有研究关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针对国际学生这一流动性强、社会支持网络脆弱的群体,其特有的压力机制仍如雾里看花。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空白,广岛大学的Jingru Ma、Kazuya Saita等研究者展开了一项深入探索。

研究团队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广岛大学国际学生(中国12人,孟加拉国8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NVivo软件进行归纳式主题分析。关键技术包括:1)基于文献设计的18题访谈指南;2)雪球抽样法确保样本异质性;3)多语言访谈(中/英文)消除语言壁垒;4)研究团队三角验证提升编码信度。

研究结果揭示出三维压力结构:

  1. 跨个人压力源:90%受访者受防疫政策直接影响,包括行动限制导致的"无所事事感"(25%)和体重焦虑(30%);85%面临学业中断压力,如 Participant 2所述需逐户收集数据的困境;50%经历经济压力,特别是因入境延迟失去收入的案例(Participant 1)。

  2. 人际压力源:排外言论构成显著压力,如被标签化为"病毒携带者";关系维护困难在长期隔离中凸显,一位因生育仅能电话受访的学生即为例证。

  3. 个人内部压力源:感染恐惧普遍存在,对亲友健康的担忧更形成双重焦虑,如 Participant 10对祖父母年迈的深切忧虑。

讨论部分强调,这项研究首次系统绘制了日本国际学生在疫情中的压力图谱。尽管全球疫情已结束,但研究揭示的政策敏感性(如出入境限制的连锁反应)、文化脆弱性(如排外言论的放大效应)等机制,对应对未来公共卫生危机具有预警价值。特别是提出的"三维压力模型",为院校设计靶向支持服务(如多语言心理热线、应急资金池)提供了理论框架。论文最后呼吁将国际学生纳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优先保护群体,这不仅是学术发现,更是对高等教育全球化本质的深刻反思。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