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甲烷排放途径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气泡体积的关联机制研究

《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Seasonal changes in methane emissions via different pathways from a rice paddy field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 1.9

编辑推荐:

  为解决水稻田甲烷(CH4)排放途径量化难题,研究人员通过设置水稻种植/秸秆施用四组对照实验,首次揭示了气泡体积(GFP)与排放通量的动态关联。发现抽穗期无秸秆处理组60%以上CH4通过气泡释放,且植物传导与气泡通量均与GFP显著相关,为稻田温室气体精准监测提供了新指标。

  水稻田作为重要的甲烷(CH4)排放源,其释放途径包含三种机制:水体-大气界面的分子扩散、气泡释放(ebullition)以及水稻(Oryza sativa)通气组织(aerenchyma)的传输。这项创新性研究通过"越光"水稻四处理组实验(±秸秆施用/±水稻种植),首次同步监测了CH4通量、气泡体积(GFP)和土温的动态变化。有趣的是,成熟期无秸秆处理组表现出最高的总CH4通量,其中气泡途径贡献超60%,而秸秆施用则在营养生长阶段显著提升排放。更引人注目的是,GFP在生殖生长后期达到峰值,且与两种传输途径的通量均呈现显著相关性,暗示土壤气泡库规模可作为预测CH4释放强度的关键生物指标。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