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依恋视角:家庭与学校环境中的人际依恋与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 —— 一项对中国儿童的深入探究

《BMC Psychology》:Multiple attachment perspect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from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s and children’s learning engagement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BMC Psychology 2.7

编辑推荐:

  为探究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多种正向人际关系与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 “Multiple attachment perspect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from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s and children’s learning engagement” 的研究。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促进男女生学习投入,母子依恋促进男生学习投入,同伴依恋促进女生学习投入,为提升儿童学习投入提供了方向。

  在教育领域,学习投入(Learning engagement)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指标,一直备受关注。它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时处于积极且充实的状态,涵盖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层面。早期的学习投入不仅与学生当下的学业成绩紧密相连,还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关乎个体未来的个人成就。在重视教育的中国,学业成绩更是通往优质教育资源和美好未来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学习投入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尽管众多研究表明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推动儿童的学习投入,但现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一两种依恋关系的作用,很少从多种积极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其与儿童学习投入的关联。同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和学校等多个微观系统对个体学习投入存在集体效应,可分为累积协同效应和差异化协同效应,但从 “差异化协同效应” 视角探索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和同伴依恋独特作用的研究较少。此外,儿童性别在多种依恋关系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性别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所经历的人际关系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学习投入也有待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旨在同时探究家庭环境中的父子依恋(Father-child attachment)、母子依恋(Mother–child attachment)以及学校环境中的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同伴依恋(Peer attachment)与中国儿童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些关系在不同性别儿童中的差异。

研究人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研究,以贵州省 7 所小学的 702 名 10 - 12 岁儿童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父子和母子依恋问卷、同伴依恋问卷以及师生关系问卷等。为控制共同方法偏差,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并通过 Harman 单因素检验进行检测。数据分析使用 SPSS 25.0 和 Mplus 8.0 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假设。

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方面,研究发现除年龄外,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依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和学习投入在男女生中均显著相关。并且,女生在除父子依恋外的所有变量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

在多重依恋关系与儿童学习投入的研究中,对于男生,在控制儿童年龄和 SES 后,研究发现母子依恋和师生关系正向预测男生的学习投入,而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与男生学习投入无显著相关性。对于女生,研究结果显示师生关系和同伴依恋正向预测女生的学习投入,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与女生学习投入无显著关系。通过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和 Wald 卡方检验,研究还发现师生关系与学习投入、父子依恋与学习投入的关联在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母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与学习投入的关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研究结论表明,师生关系对男女生的学习投入均有促进作用,这一结果符合中国重视尊师重道的文化背景,也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展现积极特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家庭环境中的母子依恋对男生学习投入有促进作用,学校环境中的同伴依恋对女生学习投入有促进作用。这些发现支持并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SDT)和生态系统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研究也指出了自身的局限性,如数据均来自儿童自我报告可能存在一致性偏差、社会经济地位测量单一主观、样本局限于中国家庭以及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无法明确因果关系等。未来研究可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更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研究,并运用纵向或混合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究这些关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上,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学习投入和学业发展。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