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注射胚胎培养上清液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负面影响

《Scientific Reports》:Endometrial injection of embryo culture supernatant adversely affects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outcomes in 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 cycle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日本Toho大学团队针对SEET技术(子宫内膜胚胎培养上清液注射)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开展大规模回顾性研究。通过对比118例SEET组与878例常规移植组数据,发现该技术显著降低着床率(40.2% vs 51.1%)、持续妊娠率(18.2% vs 26.8%)和活产率(18.2% vs 26.2%),且使≥37岁高龄孕妇流产风险增加4.63倍。这项研究为临床避免使用争议性SEET技术提供了关键证据。

  在辅助生殖技术(ART)领域,如何提高胚胎着床率一直是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2007年日本学者Goto首次提出SEET技术(子宫内膜胚胎培养上清液注射),认为胚胎分泌的因子可提前激活子宫内膜对话机制。该技术虽在日本广泛使用,但既往研究样本量小且结论矛盾。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不孕夫妇接受FET治疗,若SEET技术实际存在风险,将直接影响临床决策。

日本Toho大学医学部生殖中心的Ayumu Ito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重要研究,通过996个FET周期的大样本分析,首次揭示SEET技术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严格匹配激素替代周期和D5囊胚移植条件,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校正年龄、BMI、AMH等混杂因素。关键技术包括:1)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Kitazato VT507/VT508系统);2)子宫内膜厚度超声监测;3)胚胎培养上清液冻存与宫腔注射;4)血清β-hCG9定量检测。

研究结果显示:在基线特征方面,SEET组孕妇年龄(38 vs 37岁)和既往移植次数(1 vs 0次)显著更高。关键结局指标中,SEET组着床率(40.2% vs 51.1%, p<0.05)和活产率(18.2% vs 26.2%, p<0.05)显著降低,而流产率在≥37岁亚组飙升至4.63倍(95%CI 1.61-13.3)。多因素分析证实,SEET是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aOR=2.08),且这种效应与胚胎质量无关——无论是优质囊胚(GQB)还是非优质囊胚均显示相同趋势。

讨论部分指出,该发现与Goto早期报道截然相反,可能源于:1)培养上清液中的胚胎因子浓度失控;2)宫腔操作引发的机械损伤;3)高龄子宫内膜对异源物质的异常反应。研究创新性在于首次发现SEET的年龄依赖性危害——对<37岁患者影响不显著(aOR=0.732),但对高龄群体风险突出。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首先,否定了SEET作为常规增强方案的合理性;其次,为高龄不孕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警示;最后,提示胚胎-内膜对话机制可能比预想的更复杂。未来需开展前瞻性RCT验证结论,并探索胚胎分泌因子的具体作用机制。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