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失活非必需碳水化合物抗原生物合成的突变阻止了灵长类/人类谱系进化中的灭绝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Mutations Inactivating Biosynthesis of Dispensable Carbohydrate-Antigens Prevented Extinctions in Primate/Human Lineage Evolu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2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揭示了人类天然抗碳水化合物抗体(anti-Gal、anti-Neu5Gc和anti-Forssman)作为"活化石"的进化意义。作者提出,这些抗体的出现源于祖先灵长类中少数个体因基因突变(如无义/错义突变)丧失合成相应非必需碳水化合物抗原(α-gal表位、Neu5Gc和Forssman抗原)的能力。当致命包膜病毒利用这些抗原作为受体引发流行病时,突变个体因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得以幸存,而持续合成抗原的原始种群则灭绝。该机制为理解人类免疫进化提供了新视角,并提示这些古老抗体至今仍通过中和携带α-gal/Neu5Gc的动物源性病毒发挥保护作用。

  

天然抗体的进化起源与功能

在灵长类进化长河中,三种特殊的抗碳水化合物抗体——anti-Gal、anti-Neu5Gc和anti-Forssman如同分子"活化石",记录了人类免疫系统的演化轨迹。这些抗体最早出现在数百万年前的猿猴和古人类中,其产生与特定碳水化合物抗原合成能力的丧失密切相关。通过全基因组分析发现,编码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CMAH(负责Neu5Gc合成)和FUT1(参与Forssman抗原合成)的基因发生无义突变或错义突变,导致少数后代个体无法合成相应的α-gal表位、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和Forssman抗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突变并非定向选择的结果,而是纯粹的遗传随机事件。

抗原消失的进化选择机制

传统理论认为,某些哺乳动物物种缺失特定碳水化合物抗原是由于病毒将其作为"停靠"受体(docking receptors)引发的选择压力。但本文提出了更具颠覆性的解释:当致命性包膜病毒(如远古冠状病毒或疱疹病毒)利用这些抗原感染宿主时,持续合成抗原的原始种群因缺乏保护性抗体而全军覆没。相反,那些因基因突变不表达抗原的少数个体,其体内产生的天然抗体能有效识别并中和病毒表面从感染者获取的碳水化合物抗原,从而在瘟疫中幸存。这种"群体灭绝-突变幸存"模式完美解释了为何现代人类完全缺失GGTA1和CMAH基因功能,却保留着高滴度的对应抗体。

微生物群与抗体维持

尽管人类不再合成α-gal、Neu5Gc和Forssman抗原,但这些抗体的持续存在离不开环境抗原的刺激。肠道微生物组中某些细菌表达的类似结构成为天然的免疫原,通过分子模拟机制维持抗体库的稳定。研究显示,无菌环境下饲养的实验动物体内这类抗体水平显著降低,证实了微生物群在天然抗体稳态中的关键作用。这种宿主-微生物共进化关系,使得远古时期获得的免疫优势得以代代相传。

现代医学中的保护作用

这些"活化石"抗体在当代仍展现出惊人的生物医学价值。最新研究表明,anti-Gal能有效中和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表面的α-gal表位,降低异种移植风险;而anti-Neu5Gc则对携带Neu5Gc的动物源性病毒(如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具有交叉保护作用。更引人注目的是,针对Forssman抗原的抗体在抗肿瘤免疫中显示出潜力,因其能识别某些癌细胞异常表达的这类古老抗原。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病毒策略和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分子基础。

进化医学启示

从进化视角重新审视人类免疫缺陷现象会发现,某些"基因缺陷"实则是生存优势的体现。例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因缺乏成熟B细胞,反而对表达α-gal表位的疟原虫具有抵抗力。这提示我们,现代医学在评估基因功能时需结合进化背景——那些被传统认为"功能丧失"的突变,可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是保证种群延续的关键。未来研究应着重探索其他"缺失抗原-天然抗体"组合的进化意义,以及它们在当代感染性疾病和癌症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