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氮通过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增强半干旱放牧湿地植物地上部磷积累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Exogenous nitrogen enhances aboveground plant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through soil moisture and organic carbon in semi-arid grazed wetland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6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针对半干旱湿地磷(P)循环机制展开研究,通过四梯度放牧强度与双水平氮(N)添加的野外实验,揭示了外源氮输入通过提升土壤水分(SWC)和有机碳(SOC)促进植物地上部磷积累的调控路径,为湿地农业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广袤的半干旱松嫩平原湿地,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化正深刻重塑着养分循环格局。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场自然与人为干预的"交响实验":设置自然(NW)、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GH)四个放牧梯度,配合氮添加(NA)与无添加对照,解码磷元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密码。

数据显示,放牧像一把双刃剑——未添加氮时,土壤总磷从自然湿地的0.84±0.01 g kg?1骤降至重度放牧区的0.39±0.01 g kg?1,而植物器官却上演着"磷的逆袭":茎部磷含量在重度放牧下飙升47%,根部磷吸收效率提升32%。氮输入则扮演着"磷运输队长"的角色,通过提升20%土壤水分和15%有机碳含量,构建起从根系到地上部的磷元素"高速通道"。

结构方程模型(SEM)揭开了幕后调控网络:放牧直接"踩踏"土壤磷库,氮添加则通过SOC→SWC→根磷→茎叶磷的级联效应,将磷元素推向植物冠层。这场养分再分配大戏中,电导率和土壤氮含量如同"协奏音符",与土壤磷呈正相关(r=0.68),与茎叶磷却形成负反馈(r=-0.52)。研究最终绘制出半干旱湿地独特的磷循环蓝图:在氮沉降加剧的时代,植物正通过"舍根保冠"策略应对磷限制,这对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湿地农业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