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与外向人格在COVID-19疫情中的心理反应、知识认知及防控偏好差异研究

《BMC Public Health》:Role of introvert and extrovert personalities in perception of COVID-19’s impact, psychological state, knowledge, infection, and preparedness preference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3.5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公共卫生领域人格特质影响疫情应对的研究空白,通过横断面调查(n=1,990)揭示内向者更易出现焦虑(PHQ-4)、抑郁和恐惧(FCV-19S),外向者则更倾向在线医疗(eHEALS)和即时课程等数字化防控方案,为个性化公共卫生干预提供循证依据。

  当COVID-19疫情重塑全球社会形态时,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科学问题浮出水面:不同人格特质个体如何应对这场世纪危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Jiaying Li等学者在《BMC Public Health》发表的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内向(Introvert)与外向(Extrovert)人群在疫情冲击下的多维差异。这项研究诞生于香港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高峰后的特殊时期(2022年5-6月),当时日均544例确诊的严峻形势下,社交距离措施持续执行,为观察人格特质与公共卫生事件的交互作用提供了独特场景。

研究团队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在线问卷收集1,900名香港成年人的数据。关键技术包括:1)单条目人格量表(含详细行为描述);2)PHQ-4量表评估焦虑抑郁;3)恐惧COVID-19量表(FCV-19S);4)失控感量表;5)WHO行为调查模块评估知识认知;6)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7)Holm-Bonferroni校正多重比较。

主要发现如下:

  1. 生活方式差异:外向者居家就餐频率增幅更显著(β=0.16, p<0.001),而内向者睡眠质量下降更明显(β=-0.12, p<0.001),印证了小空间环境下内向者需要独处时间的神经生物学特性。

  2. 心理状态分化:虽然两组自报心理负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内向者在标准化量表中显示更高焦虑(PHQ-4: β=-0.17)、抑郁(β=-0.24)和恐惧(FCV-19S: β=-0.75),外向者则更多出现失控感(β=0.79),这与两者不同的压力应对策略——内向者倾向回避而外向者偏好直接应对——高度吻合。

  3. 知识认知梯度:外向者自评COVID-19知识(β=0.16)和预防知识(β=0.13)水平更高,但实际电子健康素养(eHEALS)无差异,暗示其知识优势可能源于更广泛的社会信息网络。

  4. 防控偏好分野:外向者对在线诊疗(β=0.19)、聊天机器人健康咨询(β=0.18)、流媒体课程(β=0.18)及药品配送(β=0.13)等数字化方案接受度显著更高,凸显数字鸿沟中的人格维度。

这项研究开创性地构建了人格特质与公共卫生应对的关联框架:1)为内向人群设计减少过度刺激的心理干预;2)为外向人群开发增强控制感的社交支持工具;3)按人格分层的信息传播策略;4)个性化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远程医疗(e-health)和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快速发展的后疫情时代,该研究为"精准公共卫生"(precision public health)提供了人格心理学维度的决策依据。未来研究可探索基于本成果开发的性格自适应干预系统在提升疫情应对效能中的作用。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